音乐BIG榜第一期

00:00
51:40
主播信息
BIG_Radio

BIG_Radio

做音乐! B格拉满! Bao罗万象! Biao新立异! BIG.Radio “ON AIR”
关注
音乐BIG榜
--
做流行风向标,你想听的都在音乐BIG榜!
有料盲盒
--
做音乐! “B”格拉满! “B”ao罗万象! “B”iao新立异! BIG Radio ON AIR
BIG潮音集市
--
逛潮音市集,我只说你不敢听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阿巴多《莫扎特作品》
阿巴多《莫扎特作品》
这套合辑收录了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莫扎特作品的录音。包括进行曲、小夜曲、嬉游曲、交响曲、交响协奏曲、c小调弥撒等。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1933-2014)当代著名的意大利指挥家,位列“20世纪十大指挥家”之列。1989年,阿巴多接替卡拉扬出任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在卡拉扬之后接手柏林爱乐乐团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至少在“明星效应”上,这是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继任者稍有闪失,就将身败名裂。然而,阿巴多沉稳内敛的性格成就了他。他内涵深厚、思虑深潜,当许多人都借助媒体的力量行销包装、名利双收的时候,阿巴多却逆向而行,赢得了世人对他的专业的尊重。 阿巴多接过了指挥棒,但卡拉扬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头顶。卡拉扬是柏林爱乐乐团的统治者,他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他与乐团的交流方式是单向度的,乐手对于他的一切,只能照单全收。而阿巴多并不这样。他似乎深谙这个时代的潮流,他似乎明白沟通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阿巴多行事圆融,同乐团之间的相处非常和睦,在乐团的12年里,柏林爱乐这个世界顶级乐团可谓政通人和。阿巴多认为:“指挥应该理解并尊重个性与自己有别的演奏家或歌唱家,尤其是参与歌剧演出时,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每个人对于一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理解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并和他们进行沟通,就是指挥应尽的责任。” 阿巴多的指挥,集众家之所长,集名师之大成,以此揉成自己的指挥特点。他的指挥,具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热情、明快、如歌、流利、敏锐,双手极富有魅力,眼睛里有音乐。在这套录音中,阿巴多对于莫扎特音乐内在细节的掌握非常清晰而且一丝不苟,诠释重心明确,是非常难得体会到的莫扎特聆赏经验。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精致洗练、技艺高超,对莫扎特作品的理解更是获得音乐界的一致赞扬。
21
61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约书亚·贝尔《小提琴的浪漫》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约书亚·贝尔与迈克尔·斯特恩指挥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合作,演奏13首唯美抒情、缠绵悱恻的小提琴名曲,包括:普契尼《亲爱的爸爸》(选自歌剧《贾尼·史基基》,电影《窗外有蓝天》主题曲)、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肖邦《升c小调夜曲》(电影《钢琴师》配乐)、圣-桑《天鹅》(选自《动物狂欢节》)、舒伯特《小夜曲》、贝里尼《圣洁的女神》(选自《歌剧《诺尔玛》》)、莫扎特《行板》(选自《第21钢琴协奏曲》)、格鲁克《受佑精灵之舞》(选自歌剧《奥菲欧与尤丽迪丝》)、鲍罗丁《夜曲》(选自《D大调第二弦乐四重奏》)、德沃夏克《母亲教我的歌》(波西米亚民谣曲风)、蒙特威尔第《我也瞄准你》(选自《波佩亚的加冕》)、马斯奈《悲歌》、舒曼《梦幻曲》(选自《童年情景》)。这些作品大多不是为小提琴而作,是由其他乐曲改编的,但在约书亚·贝尔深情细腻的小提琴演绎下,营造出一种与传统演绎迥然不同的全新感受。 有人将小提琴的声音被比喻为“上帝的口哨声”。有评论家在聆听约书亚·贝尔的演奏时曾经这样说道:“我可以肯定的是上帝的口哨声美丽至极。但是我更愿意与您打赌的是,当约舒亚·贝尔演奏他的斯特拉迪瓦里琴的时候,上帝一定会屏息驻足、倾心倾听足够长的时间。”
11
1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