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华德焚书异同论

00:00
03:16
主播信息
遥寻

遥寻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遥寻
关注
喻世明言|冯梦龙著
290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孔乙己|准风月谈|鲁迅
--
《准风月谈》收作者1933年6月至11月间所作杂文六十四篇。1934年12月上海联书局以“兴中书局”名义出版,次年1月再版,1936年5月改由联华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书名源自上世纪《自由谈》编者所发一则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该书共收录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等。原版书如今已成珍品。距今未过百年,读来却苍桑倍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华德焚书思想对比

# 秦始皇烧书政策分析

# 希特拉焚书思想控制

# 焚书统一思想手段

# 非德国思想排斥政策

# 车同轨书同文制度

# 焚书讽刺社会效应

文章通过对比秦始皇与希特勒(文中称“希特拉”)的焚书行为,分析两者的本质差异。秦始皇焚书旨在统一思想,但保留农书、医书,并博采各国思想,未完全压制文化多样性;其推行的“车同轨书同文”制度体现了政治文化整合的目标。而希特勒焚书则以排斥非德国思想为核心,针对性销毁科学和性道德研究书籍,导致妇女与儿童地位倒退,暴露出极端思想控制的危害。
文中进一步延伸至阿拉伯人焚毁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案例,指出其以宗教教义为唯一标准销毁异端文献,与希特勒的焚书逻辑相似,均属于文化专制行为。但作者强调,这种手段往往与统治者的预期相悖,如秦朝短暂灭亡反而使先秦农医文献失传。
最后,文章通过讽刺手法揭露纳粹政权倒行逆施的结局:希特勒上台后焚烧书籍、迫害犹太人,初期看似不可一世,但仅半年后其势力在奥地利受挫,甚至党徽被迫更改。民众以“掩口式”表达无声抗议,形成对专制统治的尖锐讽刺,揭示了强权压制自由思想的必然失败。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