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二丑艺术

00:00
03:21
主播信息
遥寻

遥寻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遥寻
关注
喻世明言|冯梦龙著
290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孔乙己|准风月谈|鲁迅
--
《准风月谈》收作者1933年6月至11月间所作杂文六十四篇。1934年12月上海联书局以“兴中书局”名义出版,次年1月再版,1936年5月改由联华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书名源自上世纪《自由谈》编者所发一则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该书共收录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等。原版书如今已成珍品。距今未过百年,读来却苍桑倍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戏曲二丑角色

# 戏剧中的二花脸

# 传统戏曲小丑形象

# 依附权门的帮闲者

# 社会恶势力类型

# 二丑艺术的社会映射

# 知识阶级帮闲本质

# 知识阶级双重性格

# 百姓洞察的二丑形象

戏曲二丑角色的特点与对比
浙东戏班中的二花脸是独特的戏曲角色,被称为“二丑”,其身份高于传统戏曲小丑形象,但性格更为复杂。二丑不扮演横行霸道的恶仆或仗势欺人的家丁,而是以权师或清客身份依附权门的帮闲者,既懂琴棋书画,又利用权门欺压百姓,兼具虚伪与狡诈。
二丑与义仆、恶仆的差异
不同于老生扮演的愚忠义仆或小丑扮演的简单作恶者,戏剧中的二花脸更显圆滑。二丑表面维护主子,却暗地对百姓落井下石,同时向观众揭露主子的缺点,以此伪装中立。这种知识阶级双重性格使其既无义仆的愚钝,又无恶仆的直白。
二丑艺术的虚伪性与社会映射
二丑艺术的社会映射体现在其两面性:既依赖权门,又预判靠山难久,随时准备转投他人。百姓洞察的二丑形象被提炼为舞台角色,揭露其帮闲本质。现实中,依附权门的帮闲者与二丑类似,如某些刊物忽而批判时政、忽而颂扬权贵,借末后一手遮掩帮闲立场。
二丑与恶势力的共生关系
社会恶势力类型必然催生二丑艺术。只要有权门存在,便有二花脸式人物周旋其间,以虚伪姿态维系利益。这种角色本质上是百姓对恶势力附庸的精准概括,也是知识阶级在权贵与民众间摇摆的典型写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