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推

00:00
03:28
主播信息
遥寻

遥寻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遥寻
关注
喻世明言|冯梦龙著
293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孔乙己|准风月谈|鲁迅
--
《准风月谈》收作者1933年6月至11月间所作杂文六十四篇。1934年12月上海联书局以“兴中书局”名义出版,次年1月再版,1936年5月改由联华局出版。作者生前共印行三版次。书名源自上世纪《自由谈》编者所发一则启事:“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该书共收录鲁迅在1933年所写的杂文六十四篇。包括《夜颂》,《“吃白相饭”》,《晨凉漫记》,《秋夜纪游》等。原版书如今已成珍品。距今未过百年,读来却苍桑倍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电车推挤事故

# 踩踏致死事件

# 长衫上等阶层

# 弱势底层群体

# 行人无视避让

# 阶层对立现象

# 失火谣言恐慌

# 文化牺牲物质论

文章以上海一起电车推挤事故为引,描述一名卖报儿童因误踹长衫上等阶层的衣角被推倒碾死的事件,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阶层对立现象。肇事者身份不明,但衣着表明其属于特权阶级,而受害者则代表弱势底层群体,凸显社会矛盾。
文中分析上海街头的两类行人无视避让行为:一是洋人以“长脚横冲直撞”,二是部分同胞以“弯臂推挤”开路。前者体现殖民特权,后者则反映本土上等阶层对弱势群体的压迫。这种推挤行为蔓延至日常生活场景,如乘车、买票、逃难等,甚至导致踩踏致死事件,但施暴者始终冷漠无责。
作者进一步批判此类行为的扩大化。以端午戏院失火谣言恐慌为例,因一句谣言引发踩踏,十多名少年丧生,围观者却以“好白相”的猎奇心态对待悲剧,暴露出群体道德的沦丧。推与踏的暴力最终演变为对下等华人的系统性压迫,巩固高等阶层的统治地位。
文末讽刺“文化保全”论调,指出特权阶级以牺牲物质和底层生命为代价维护自身文化优越性。通过冷峻的笔触,文章揭露了旧上海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与阶层矛盾的尖锐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