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全集】
历史中的大人物系列每天推出一位历史中的大人物,从他们的兴衰之中捕捉可以学习的点滴,力求每天给读者带来一份深度解析的阅读盛宴,笔者力求每位人物都公平公正看待,给读者每天带来一丝对于学习历史的快乐。
146

战役背景与欧洲局势
二战法国战役发生于1940年5月至6月,是纳粹德国为打破凡尔赛体系、扩张欧洲霸权发动的关键攻势。1930年代,德国通过退出国际联盟、重占莱茵区、吞并奥地利及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动,逐步突破英法绥靖政策的限制。1939年入侵波兰后,德国闪电战战术迅速击溃波兰,英法虽宣战但陷入“静坐战”,暴露出军事思想保守与备战不足的弱点。
德军战略与战役进程
德国采用曼施坦因镰刀计划,将主攻方向置于阿登山区,绕过法国马其诺防线防御体系。1940年5月10日,B集团军群佯攻荷兰、比利时,吸引英法联军北上;A集团军群装甲部队则穿越阿登山区,强渡马斯河后直插英吉利海峡,完成对联军的分割包围。5月26日,英法启动敦刻尔克撤退行动,成功撤离33.8万士兵,但丧失大量装备。
法国崩溃与战后影响
6月5日德军南下,意大利参战加速法国溃败。6月22日,法国签署停战协定,北部由德国占领,南部成立维希法国傀儡政府。此役重创法国国际地位,激发抵抗运动;英国因保存兵力得以延续抗德战线。德国则掌控西欧资源,为后续战争奠定基础。法国战役成为二战西线转折点,凸显闪电战战术的颠覆性作用与欧洲传统军事防御体系的失效。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