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品《金瓶梅》,一个你曾经误解的世界
众所周知,小说《金瓶梅》儿童不宜,文章字里行间,充满了淫秽文字。在很多人眼里,金瓶梅就等同于se情小说。所以,现在听到谁看过《金瓶梅》,很多人就下意识的装着“我不认识你”、“鄙视你”。
然而,在很多名人眼里,金瓶梅其实是一本奇书,有很高文学和社会研究价值。
109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入仕与归隐之间,早年多次尝试通过科举、献诗等方式谋求官职,但均以失败告终。在长安滞留期间,他因在王维私宅偶遇唐玄宗时献诗《岁暮终南山》,诗中“不才明主弃”一句触怒帝王,错失良机,最终选择漫游吴越,回归山水田园。
归隐后的孟浩然以闲云野鹤自居,虽曾短暂入张九龄幕府,却因不适应官场束缚而再度离开。其晚年因背疮病发身亡,友人王昌龄的探访间接导致病情恶化,最终在盛唐落幕前离世。
孟浩然的隐士生活与开元盛世的繁荣密不可分。唐代农业文明高度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达两百余项,曲辕犁和筒车等农耕工具普及,温室种植技术更实现反季节蔬菜生产。这种生产力提升保障了社会物质丰裕,使隐士无需如乱世隐士陶渊明般忍受饥寒,得以在盛世中安享田园之乐。
对比陶渊明,孟浩然的隐逸生活因盛世背景更为从容。杜甫诗句“公私仓廪俱丰实”印证了当时粮食储备充足,普通百姓与隐士均能“手中有粮”,无需为生计担忧。这种社会包容性为孟浩然提供了追求诗意的现实基础,也令其成为盛唐隐士的典型代表。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