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

00:00
17:46
主播信息
用友DHR

用友DHR

用友DHR专注于提供全面的数智人力资源白皮书,助力企业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行。
关注
2025全新挑战
11
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如何有效落地,面临哪些挑战?
2024DHR开年论坛之数智人力知识大会
--
2024DHR开年论坛之数智人力知识大会,精彩论坛都在用友DHR~
i在招商系列活动-走进招商局
368
i在招商系列活动 招商局集团人力资源数智化创新实践分享会倒计时1️⃣天️ 领略百年央企在“AI+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宝贵经验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招聘

# 科技

# 数字化

# AI

# 商业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人力产品总监王飞介绍了AI在人力资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包括智能人才发现、招聘自动化、绩效管理和薪资调整等方面,展示了AI如何提升效率,优化决策,实现精准匹配和个性化体验。

展开
大家都在听
创新中国
创新中国
要实现创新,首先必须辨明创新的本质,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抓住工作的重点,也才能有效、高效的推动创新的实现!人人都在喊创新,到底创新是什么? 很多专家学者做了各种长篇大论定义,这些定义比较专业和晦涩,我们找出其中的共性,把它翻译、总结、归纳一下,用一句话来定义:创新 是 成熟知识 结合具体需求 的 实践应用。 再对比一下创造和创新的区别,创造是从无到有,创造是科学发展的结果,是技术领域的概念,是技术进步,非市场推动;也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不确定性大、风险大、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创造追求学术成果、理论进步、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对未来意义可能更大; 创新是从有到用,创新是技术应用的结果,是经济领域的概念,是经济发展,由市场推动;是对成熟技术成果的举一反三应用实现,结果能预见,风险小、投入少、见效快;创新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现实生活结合紧密,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立竿见影! 创新的手段不胜枚举,人们都早已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了,如: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新成绩比比皆是,随处可见,日新月异;创造的成绩则不及创新的九牛一毛。 大家公认日本的技术、韩国的技术不是世界一流,比欧美落后,但是他们是世界一流的创新国家,经济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冰箱的诞生是创造,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才实现了市场化应用;冰箱从单门改为多门、单压缩机改为多压缩机,技术进步不大,但市场成长很快,这是创新。中国人四大发明是创造,很先进,但是用于庆典鞭炮、算命风水罗盘,不是好的市场应用,创新效果不大;而用于枪炮、航海罗盘的创新则改变了世界!我们的高铁技术中,为了减少车体的横向震动,把习惯垂直使用的减振器用于水平阻尼减振,也是典型的创新! 虽然缺少中国创造,但是中国的创新到处都有,成绩斐然。没有中国创新,就没有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就没有中国的汽车、飞机、高铁、家用电器等等,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举两个笔者个人认为的反面例子:电动车概念诞生近百年了,近期的发展除了人为炒作之外,主要得益于电池和电机技术的成熟,但推广电动车是来源于环境压力,不是市场需求!是环境政治任务不是市场经济追求,属于创新吗?不是。即便到了2025年,我国实现500万辆电动车的保有量,那么在机动车总量里面也只占有2.5%,能说明什么?能带动产业经济的大发展吗?不能! 石墨烯技术非常前沿和先进,是成熟技术吗?不是!现在基本成熟和产业化的锂电池应用还没有完全替代古老甚至获得新生的铅酸电池,更别说石墨烯电池,形成产业规模应用至少十年以后。来源于市场需求推动吗?不是!是创新吗?不是!能带来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吗?也显然不能! 创新是设想、热情、行动和汗水的结合物,是把设想变成真实的过程,是人类伟大而独有的特质。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而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你无法躲避的必要技能。作为一个企业、民间组织,一般来说没有能力创造,不应该承担创造的义务,但是只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应该创新、而且必须创新! 对我们的理念、方法感兴趣的听众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交流合作。 还可以搜索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能源动力减排技术创新,获得更多文章、方案、专利、实验视频资料。
--
16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