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Nana

00:00
01:40
主播信息
Love_small_cat

Love_small_cat

小喵陪你听古典 聆听美妙旋律、感受艺术真谛
关注
雷吉纳德·凯尔《单簧管演奏录音辑》
15
这套合辑收录了英国单簧管演奏家雷吉纳德·凯尔(Reginald Kell)1950年代在美国的演奏录音,曲目有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与《单簧管五重奏》、《单簧管三重奏》、《木管小夜曲》,贝多芬《单簧管三重奏》,舒曼《幻想小曲》,勃拉姆斯《单簧管三重奏》、《单簧管奏鸣曲》,圣桑《单簧管奏鸣曲》,德彪西《第一狂想曲》,还有欣德密特、巴尔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米尧、佛汉威廉士、拉威尔、柯瑞里、克莱斯勒等作曲家为单簧管创作的乐曲。最后,当然不会忽略被誉为单簧管唱片史上最重要的勃拉姆斯《单簧管五重奏》录音。凯尔的演奏风格严谨,正统中带有浪漫的色彩,音色相当优美。 雷吉纳德·凯尔(1906-1981)曾经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求学,1932年以后开始活跃于音乐会的舞台,先后在伦敦爱乐、伦敦交响乐团等乐团担任单簧管首席,一九四八年开始把事业重心移向美国。定居纽约之后,凯尔除了频繁的奏事业(特别热爱演奏室内乐),也开始灌录大量的唱片,并且曾经出版《凯尔吹奏法》和一些练习曲。
凯伦·玛丽·加勒特《美如玫瑰》
55
这张专辑是新世纪钢琴家凯伦·玛丽·加勒特2006年发行的,以其深情且富有诗意的音乐风格而闻名。专辑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被列为2007年最佳成人当代录音的“Top Twelve List”之一,并荣获了2007年New Age类别中的“最佳器乐专辑奖”。 专辑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凯伦·玛丽·加勒特对生活、情感和自然的深刻体验。专辑中的音乐作品通过钢琴演奏展现了细腻的情感表达,其中《Vinot and the Sea Bird》是专辑中的一首代表性曲目,被用于一些文学活动的配乐,如“人生路上, 不止步”读书会。这张专辑还包含了一些以玫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如《It's About the Rose in the Vase on the Table》,这些作品通过音乐探索了玫瑰象征意义的多重层面。 这张专辑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世界音乐与古典音乐元素,凯伦·玛丽·加勒特探索了一些新颖且令人兴奋的东西,无论你将这种音乐风格称作什么:新世纪音乐、成人当代音乐、轻柔爵士、古典风启发的音乐,或者其他什么……它都很成功,而且非常美妙,尤其是在你想要沉浸在它那怀旧色调的氛围中的静谧时刻。凯伦·玛丽·加勒特在音乐风格、质感、演奏技巧和情感深度方面深入地挖掘,创造出了一种更丰富的音乐体验。
卡拉丝《比才·卡门》(全剧录音)
11
这张专辑是卡拉丝等几位歌唱家与勒内·杜克洛合唱团、让·佩尼奥少年合唱团、巴黎国立歌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唱比才的经典歌剧《卡门》。卡拉丝一生中从未在舞台上饰演过卡门,所以这套唱片是她对卡门诠释观点的唯一记录。她的厉害之处在于只要她一登场,戏剧张力立刻呈现,不过也有人认为她唱的个性太过强有力,不够细腻。卡拉丝的崇拜者当然不会错过这套唱片。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第65期) 普列特涅夫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第65期) 普列特涅夫莫扎特钢琴奏鸣曲
这期介绍的唱片是俄罗斯钢琴家普列特涅夫,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录制的,他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四部作品的录音,这张情感浓烈和感性的莫扎特作品于是闪亮登场。在这位传奇人物的演奏中,莫扎特的奏鸣曲呈现出一种新鲜的色彩。 《C大调第十钢琴奏鸣曲》K330,是莫扎特初到巴黎时的第一部作品,此曲依然建立在欢乐的基础上,内容深刻、情感细腻,表现出满怀信心与期待,却又在安静祥和之上,笼罩着丝丝伤感。 第一乐章,中速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三段曲式。 第三乐章,小快板,奏鸣曲式。 《F大调第十二钢琴奏鸣曲》K332,是莫扎特在1778年巴黎巡演期间完成的。在巴黎期间,由于经历了求职无门、经济窘迫,加上母亲去世等等一系列坎坷,莫扎特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阴暗面,也非常担忧自己的前程。明快、乐观的心境常常夹杂着丝丝隐痛,在含泪的微笑中表达坚强,苦楚的内心渴望光明,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了这部奏鸣曲中。作品的三个乐章都以欢快的大调开头,却都包藏着小调深沉的悲伤,而且更加沉郁。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柔板,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是莫扎特到达维也纳后创作的第一部奏鸣曲,完成于1784年,也是莫扎特两部采用小调的钢琴奏鸣曲之一。作品以严肃的情绪展开,像是一个人在惊慌、焦虑地寻找着一个答案,而答案却是未知的。作品的情绪变化极大,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在失望中又蕴含着憧憬和激情,是莫扎特内心世界的一次真实的袒露。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柔板,回旋曲式。 第三乐章,极快的快板,奏鸣曲式。 1778年5月至1779年1月,莫扎特在巴黎旅居,在此期间他创作了五部钢琴奏鸣曲,统称为《巴黎奏鸣曲》。其中《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K331,是最具个性的一部作品,其第一乐章不同寻常地采用了变奏曲式,第三乐章更是模仿了具有异国情调的土耳其军乐团的巡游音乐。由于第三乐章曲调新颖,节奏明快,气势雄壮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土耳其进行曲》,这也是莫扎特的标志性音乐。莫扎特后来在歌剧《后宫诱逃》中再次使用了这种来自东方的曲调。 第一乐章,主题与变奏,变奏曲式。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三段曲式。 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小快板,二段曲式。
20
1
奥曼迪《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变形》
奥曼迪《理查施特劳斯·英雄的生涯、变形》
这张专辑是奥曼迪指挥费城管弦乐团,演奏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英雄的生涯》、《变形》。 交响诗《英雄的生涯》作品40,作于1898年,并被誉为预告施特劳斯交响诗创作巅峰期之作。此曲除了第一段结尾,“剧情”需要的戏剧停顿外,其余段落之间皆无停顿。全曲相当自由地应用了瓦格纳主导动机(leitmotif)的技巧,而结构上则是扩大版的奏鸣-回旋曲的交响乐曲式。 为23件弦乐器而作《变形》AV142,作于1945年,单乐章。旋律很优美,有时音乐的情绪,还有那种高度复调化的写法,会让人想到马勒“第九”。并且同后者一样,《变形》是一部彻底展现弦乐音响之美的杰作。所以后来的演绎者们探索音乐内容的同时,也往往有很深的音色美方面的考虑。此曲为极自由的三段体,主干为贝多芬《英雄交响曲》送葬进行曲开头,以不太慢的慢板,大提琴缓慢的导入主题开始,弥漫着悲哀气氛。两把中提琴奏新的中心主题,在开头的三个同音的动机引导下,其它两把中提琴出现另一新主题,以这种主题材料对位下发展。进入稍像流水似的部分,G大调,中声部又出现新的主题,又以对位发展,小提琴奏新的动态这个动机发展自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速度加快后,进入“激动地”,平静下来后,主题动机一一再现,发展后速度减慢至极广板,很清晰地出现贝多芬《英雄交响曲》的送葬进行曲动机结束。
--
7
盖瑞·卡尔《发烧天碟精选》
盖瑞·卡尔《发烧天碟精选》
被誉为当今最出色的低音大提琴演奏家,盖瑞·卡尔以他的名琴“Amati 1611”演奏最动听的古典小品及通俗曲目。录音邀请到日本知名发烧录音师─高浪初郎,以德律风根真空管拾音器灌录唱片,成音牛筋味十足,层次感出色到甚至可以感觉到每样乐器的定位,有如身历其境的演奏。 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赞誉为居世界领导地位的低音提琴独奏家的盖瑞·卡尔,也是史上第一位将低音提琴独奏作为全职的低音提琴独奏家,其所拥有的由库赛夫斯基遗孀致赠的1611年低音提琴 Amati611 使得他在其音乐生涯上成就无数传奇。 盖瑞·卡尔被誉为全世界一流的低音提琴独奏家,名指挥家里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就曾形容他的演奏技巧已化为神奇,不是一般演奏家能望其项背的。时代杂誌曾讚誉盖瑞·卡尔:在他的双手中,低音提琴能够同时表现出大提琴的丰厚,中提琴的温柔及小提琴的巧。纽约时报也说:他是个拥有特质的音乐家,他能够把听众变成乐迷。伦敦电信日报更指出:盖瑞.卡尔是当代最具音乐巨匠典范的演奏家之一。盖瑞.卡尔不仅演奏技巧卓越,更将低音提琴发展成为超技(Virtuoso)独奏乐器,并尝试各类型音乐,悠游於古典、浪漫、现代乐派中,也常改编其他乐器的作品给低音提琴演奏,甚至还曾录制了一张台湾传统歌谣专辑! 在这张专辑中,盖瑞·卡尔以其精湛的技巧与优美的音色,演奏一些极为动听的古典小品及耳熟能详的通俗曲目,加上日本知名发烧录音师高浪初郎以德律风根真空管拾音器录制,使其琴声更美艳,绝对是张爱乐人或发烧友不能错过,值得收藏的专辑。
13
13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