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乐器纯音乐 梅花三弄

00:00
09:34
主播信息
不必牵挂

不必牵挂

我可以一个人撑伞,可以一个人擦泪,可以一个人听歌,可以一个人说话,可以一个人写字,可以一个人难过,所以请放心,我很好。
关注
古典乐器纯音乐赏析
1009
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阳春
阳春
阳春 吴文光(古琴)/张维良(箫)/中国音乐家大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 虞山琴派」 中国古琴大师吴文光 虞山吴门琴韵珍藏版 虞山派古琴宗师吴景略 古琴传谱 张维良 箫合奏 著名古琴演奏家、教育家,「虞山吴派」奠基人,一代宗师吴景略(1907-1987), 在中国古琴音乐的继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贡献,论者曾以「飞腾绮丽」赞誉其演奏艺术,称其:「既清新淡雅又气韵生动,既健美豪放又意境深远,既细腻精致又通畅阔达,其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的演奏艺术打开了古琴音乐中新的视野,不仅达到了历来琴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使『曲高和寡』的古琴音乐更容易为现代人所理解与接受。」 2008年中央公布的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列出了虞山派古琴艺术,将它入选为中国传统文化保存和保护的重点项目,肯定了吴氏父子毕生对这一门音乐艺术所做出的热诚贡献,并颁布吴文光大师为该项目传承人。 古琴世家出身的吴文光大师,自幼受父亲吴景略大师真传,积累数十年,不仅演奏技巧精湛,更深悟其艺术真谛,不愧为虞山吴派的代表传人。1985~1990年,他更负笈美国,发奋攻读民族音乐学理论,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广博学识及独到的理论建树。吴文光的古琴演奏与教学,足迹遍及欧洲、北美及全亚洲诸地,所到之处,无不获如潮佳评,同时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演奏经验。由于师承吴景略开创的以气韵见长的虞山吴派演奏艺术,以表现自然之趣和擅长心理描写为追求,在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与专业音乐基础训练及长期的生活磨练中,以自已独特的创见形成了新时代的文人行吟风格,把古琴的表现技术和美学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让听者可从而领会出中国流传数千年来的古琴音乐其深刻内涵与美的真谛! 演奏家寄语 中国的古琴音乐孤高岑寂而与众不同,是由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所形成和决定的一种文人文化。然古琴音乐毕竟是音乐,也必具有音乐的某些共性,因此,琴乐不仅哲理性强,而且在演奏和审美方面也自成体系,这些特质是相辅相成的。希望透过这张激光唱盘的出版,能体现固有文化中的这种整合,并以此专辑奉献给听众们!
644
11
俞丽拿、西崎崇子《梁祝会》
俞丽拿、西崎崇子《梁祝会》
这张专辑收录了两个版本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1、俞丽拿与李坚指挥的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合作的演奏;2、西崎崇子与林克昌指挥的名古屋爱乐乐团合作的演奏。 俞丽拿是《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最权威的演绎者之一,她不仅在《梁祝》创作期间多次向曲作者何占豪、陈纲先生提出宝贵意见,而且还顺理成章的在1959年作品首演时担纲独奏,其时年仅18。数十年来她演奏了无数次《梁祝》,技艺炉火纯青、感情细腻丰富。其间俞丽拿曾和不同的指挥家、乐团合作,数度将这部作品灌录成唱片,均是非常优秀的版本。而1996年灌录的这个版本,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担任协奏的是英国广播音乐会管弦乐团,指挥则是俞丽拿的爱子李坚。在这个版本中,俞丽拿的琴音宏大、坚实有力,刻划了一个爱憎分明、落落大方、充满自信的“祝英台”形象,艺术风格较之从前更加成熟。 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很好的体现了传统中国文化下女性的形象(虽然她是一个日本人,但是我们都知道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谦让、温和、顺从。西崎崇子版本的《梁祝》没有那么多的反抗,听完了只能让人觉得深深的无奈何叹息。她的音乐整体速度略微偏慢,在俞丽拿演奏的很激昂的片段她也处理的较为平和,使人听来真正感觉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爱情的悲剧。凄婉的情绪贯穿了始终。而悲剧之所以成为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粉碎了给大家看”。所以听了西崎崇子,感觉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悲剧,从乐曲的一开始的欢快中就透着深深的无奈,一种对不幸结局的预测。 总结一下,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就像是一个少女,为了追求自己心爱的白马王子可以不顾家庭、社会的反对而和他私奔;西崎崇子演奏的《梁祝》却像是一个成年人,虽然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婚姻之中,而且自己的最爱就在眼前,但是却由于各方面必须承担的责任而不得不维持下去,让人扼腕叹息。
80
6
殇
殇 张维良/阎惠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当代笛箫名家张维良 箫的沉吟低啭珍藏版 阎惠昌 指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伴奏 著名笛箫大师张维良大师为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主任、华夏室内乐团团长、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他是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艺术家,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斐然有成,被冠以「圣手箫王」之美誉。1987年在北京音乐厅举行,由中央民族乐团协奏,韩中杰先生指挥的个人独奏音乐会中,他首创将民族吹管乐器「箫」以独奏的形式搬上舞台,并划时代完成与交响乐队的合作。 「殇」专辑收录张维良与黄晓飞、高为杰、杨青诸位知名作曲大师通力合作的箫演奏作品,用他出色的演奏技巧与对乐曲的精辟理解突显箫的低沉委婉个性:赋予古曲《流水》、近代的《良宵》以时代气息,在描写孔子悼颜回之哀思的《殇》箫曲中充分流露中华神韵,在在展示了中国古老的箫已幻化出现代独奏乐器的素质,并推向一个新的艺术境界;赋传统以新意,历艰辛而拓展,一派新姿已绰约可见,犹如凤凰涅盘后之再生! 张维良大师将自己从事演奏专业的体会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由人民音乐出版社为他出版了【笛、箫演奏法】一书,成为后进普遍学习经典;其研究论文「笛箫乐器呼吸理论及其实践」亦获得专家的高度评价。尤其近年来培养出的学生或在中国境内各项重大比赛中获奖、或跻身于各专业文艺团成为骨干力量!
487
10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