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为什么我们要慎终追远?

00:00
11:51
主播信息
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注
菜根谭
304
《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者洪应明糅合儒家中庸、道家无为和佛家出世等思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总结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书中包含为人处世的方法、进德修行的箴言、禅机佛理的阐发,以及钩玄探幽的哲语。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近代逐渐引起重视,更被日本企业奉为经营管理的指南,是现代人追求心灵升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弟子规
71
《弟子规》是中国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家庭教育宝典,代代相傅。这本书记录了长辈对晚辈充满爱的品德智慧教育。打开这本宝典,就像父母和祖辈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可以开启幸福美满的人生。
格言联璧
--
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一起探讨《格言联璧》中的智慧格言,通过经典故事中的启示,感受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积德行善、修身立品,传承美德,造福后代。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清明慎终追远传统

# 周朝开国历史故事

# 周朝仁孝治国理念

# 积善之家后代兴旺

# 杨氏家族清廉正直

# 家族传承德泽后世

清明节作为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承载着缅怀先祖与传承德行的深刻意义。周朝开国历史故事中,周太王以仁德让位迁徙,其孙姬昌秉持仁孝治国理念,使周国强盛,后代周公辅政奠定基业,印证了慎终追远对家国兴衰的影响。
积善之家后代兴旺的案例在孔氏家族尤为显著。孔子先祖六代积德,严氏择婿重德,最终孕育出圣贤,展现了家族德行的延续性。东汉杨氏家族以清廉正直著称,杨镇拒金守节,其后代如杨万里等承袭家风,成为历史清流,体现了德泽后世的深远意义。
家族传承的核心在于延续祖德。晚清松宁公舍身救人、战乱中家族幸存等事迹,印证了《了凡四训》中“积德保子孙”的训诫。清明祭祀不仅是仪式,更是通过感恩先祖、践行孝道,唤醒内心纯善本性,构建百善之家,最终形成和谐社会的根基。
慎终追远的精神亦关联圣贤教育的传承。千年智慧指引后人明辨真伪,树立良好家风,为子孙留存清正根基。清明时节追思先德,既是对历史的敬畏,亦是对未来德行的期许,呼应“明德归厚”的终极追求。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