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Chinese(不吐不快)

WeRChinese(不吐不快)

音乐人DoubleX2魏星、Keyso寿君超,合作新单《WeRChinese(不吐不快)》。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磐时唱片

磐时唱片

磐时唱片官方账号丨Punch Records, We Only Make Hits!
关注
华住少年
--
《华住少年》为华住15周年「少年华住 勇攀高峰」主题曲
磐时唱片 - 流行精选
--
磐时唱片丨流行精选 Punch Records, We Only Make Hits!
璀璨星航
--
烟火许愿池 | 李汶翰2020生日应援曲 伴你走过四季起落 窥见浩瀚星辰 朝暮之间,光怪陆离 总有人为你而来 不问来时路,不寻光阴长 在音乐中兑换人生 陪你开启璀璨星航 生日之际,李汶翰后援会为李汶翰制作了原创应援曲《璀璨星航》作为特别礼物送给李汶翰和全体礼物盒,用歌声表达心意。此歌曲由上海清晨录音棚录制,磐时唱片2020/07/22 19:22 多个平台全球正式发行。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20世纪伟大钢琴家《拉度·鲁普》
这张专辑收录了拉度·鲁普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勃拉姆斯、舒曼、舒伯特、格里格的钢琴作品。 鲁普1971年录制的舒伯特奏鸣曲D.784把我们带到他所开创的一个新领域。在这部奏鸣曲录音里,除呈现作品本身外,我们可以察觉出一种正在消失中的特有俄罗斯学派作风。这种风格明显地表现在第一乐章的响亮极强奏,及最后一个乐章的处理当中。尤其最后一个乐章说明了鲁普是何以能赢得范·克莱本大赛首奖。不只是在高速弹奏时能保有像水晶般明晰的触键,而且在最后的可畏八度音中,显得特别大胆而光采,即便当今知名钢琴家在此都刻意略去部分音符,以免弹奏时会影响速度。1971年鲁普就充分显示他在弹奏八度时的超技,事实上,这个特点也表现在演奏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舒曼《幽默曲》和巴托克《钢琴奏鸣曲》。虽然如此,他又不是那种急于演奏某些曲子,如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以自我炫耀的那种钢琴家。 在前述奏鸣曲录制十年后录制的《乐兴之时》D.780,可引领人们到鲁普诠释舒伯特作品的中心概念.你可以发现他表现这六首作品时所深深沉浸的忧郁、晦暗气氛,可以听到人类心灵的孤寂(如第二号的第二主题)、徒劳的挣扎(第一号中段)、高度的歌唱性,又常常语带哀愁与压抑,这些使得这部作品可被称为钢琴作品中的《冬之旅》。
--
33
宁静祥和的大提琴专辑
宁静祥和的大提琴专辑
这张专辑收录了24首美妙的大提琴作品,由罗斯特洛波维奇、杜普蕾、张汉娜等著名的大提琴家演奏。他们以最柔美的琴声,演奏出古今最优美的大提琴旋律,不论是独奏、钢琴伴奏或管弦乐协奏,每一首都让人沉浸在其中。大提琴拥有人类耳朵最亲近的音域,在它的琴音包围下,沉稳而让人感到亲切。 在古典音乐唱片营销领域,有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舒缓放松。长期以来,古典音乐一直因其缓解压力的能力而备受赞誉。许多唱片公司纷纷推出柔板乐曲之类的音乐合辑,其目的似乎是在艰难的一天结束时,安抚那些焦虑不安、情绪紧张的乐迷。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把古典音乐当作高档 “安定” 来推销的这种理念。聆听音乐不应该是一种被动的体验,而且以这种方式对古典音乐进行刻板定义也是不准确的。此外,我认为重要的不仅仅是音乐能为我们做些什么…… 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能为音乐做些什么。 不过,必须得承认和其他人一样,我也喜欢听上两个小时的助眠音乐,而且有人帮你把这些音乐整理好也很不错。因此,我很接受这张专辑的理念,尤其是因为大提琴是乐迷们最喜欢的乐器之一。专辑中收录的24首曲目,虽然大多节奏缓慢、旋律轻柔,但编排巧妙,避免了单调。既有独奏的大提琴,也有与钢琴、管弦乐队合作的演奏,甚至还有与女高音的配合(比如朱利安妮·班斯演唱的维拉-罗伯斯的《巴西的巴赫风格》第五号),各种组合轮番呈现。此外,“放松” 这个词所涵盖的情绪范围很广,从巴赫的《大提琴组曲》(第一和第二组曲的前奏曲,其中秩序与理性占主导地位),到福雷《梦后》中那种忧郁的遗憾之情,再到勃拉姆斯《摇篮曲》中那种幸福的忘却之感,都在其中。 而且,有四位才华横溢的大提琴家参与其中,比较他们的演奏风格既可行又有趣。罗斯特洛波维奇和已故的杜普蕾代表着 “老一辈”,而张汉娜和莫尔克则是年轻一代。就个性和令人难忘的程度而言,老一辈轻松胜出。不过,特别是在这样一张 “放松身心” 的合辑中,我们也不应低估张汉娜和莫尔克,他们非常注重音色,并且在演奏中尽量减少人为干预,让作品的诠释自然呈现。
14
22
巴克豪斯《莫扎特、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巴克豪斯《莫扎特、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巴克豪斯与伯姆指挥的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27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这是1960年、1968年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巴克豪斯与伯姆的合作可谓意气相投,是非常出色的“交响乐型”演绎。在演奏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时,巴克豪斯已经是84岁高龄,而伯姆也有73岁;两个人的合作依旧默契,虽然没有了早期录音里面的气势,但是却充满温情。在这个录音之中,巴克豪斯的演奏速度有些放慢,但是在细节的刻画上却更加精巧细腻,并且也更加强调与乐队的融合。虽然这是一个单声道的现场版本,录音效果也不太理想,但是感觉比录音室的立体声版本更加出色。巴克豪斯的演奏已经达到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地步,不以表达自我感受为目的,而全心全意地正确展示乐谱上的一切内容。 莫扎特《降B大调第二十七钢琴协奏曲》K595,作于1791年1月5日。 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的形式十分特殊:第一,采用协奏曲历史上罕见的四乐章形式。其次,此曲中的主奏钢琴并未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勃拉姆斯特意让钢琴与管弦乐“完全平等”,因此,此曲有时候也被后人称为“由钢琴主奏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部乐曲。1881年三月,勃拉姆斯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这部乐曲。实际上,此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勃拉姆斯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2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