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芝芬芳華蓉 | 天才的青春遗作

英芝芬芳華蓉 | 天才的青春遗作

本书90后少年子尤的青春遗作,主要记录的是癌症病中与同龄女生的故事,竟笔于16岁那个夏天。书名六字,源自家族六位女子的名字。 回首征程,子尤说“在发病一年之时,发现一路,我不是愁眉苦脸走过的,不是唉声叹气走过的,不是遮遮掩掩小心翼翼走过的,而是一路有言笑,横刀向天笑,仰天长笑,泪中带笑走过的……我经历了,我看见了,我享受了,我感叹了,最重要的,我认识了,我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人。有比我大的人,比我小的人,和许多以前无缘认识的同龄人。同龄人中,又以女生居多。她们都是精彩的女生,美丽的女生,优秀的女生……记录下和她们的故事,会是多么有意义!”
节目(2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理想国官方

理想国官方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理想国官方
关注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豆瓣9.0高分科幻
56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豆瓣9.0高分,山下智久主演TBS日剧原著,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的经典科幻力作。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茨威格代表作,柳红演播)
38
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停滞、老朽和虚伪。 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逐渐从精神的巅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一败再败。 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
秋水堂论金瓶梅|杨晨演播
47
左手“秋水堂”,右手《金瓶梅》,一本适合入门的《金瓶梅》导读——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书斋名为“秋水堂”)细解《金瓶梅》全一百回,体察《金瓶梅》作者的曲笔深心。我们的生活中原不缺少西门庆或者潘金莲,《金瓶梅》里面的人物是存在于任何时代的,他们需要的不是泾渭分明的价值判断,而是强有力的理解与慈悲。 《金瓶梅》读到最后,竟觉得实在比《红楼梦》更好——熟读《金瓶梅》之后,会发现《红楼梦》全是由《金瓶梅》脱化而来。只是《红楼梦》自始至终写得“温柔敦厚”,从来都在丑恶的情景上遮一层轻纱;《金瓶梅》却锐利清晰,极为摹写人心的复杂之处,探入人性的深不可测。须得大智大勇,才能够真正欣赏与理解《金瓶梅》。 作者简介 田晓菲,笔名宇文秋水,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哈佛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著有《秋水堂论金瓶梅》《赭城》《留白》等。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等2012 年度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