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环球音乐料理--全世界的午餐都在啥?

00:00
29:20
主播信息
栋栋锵

栋栋锵

全国电台节目《滚是我最红》主持人
关注
【滚石我最红】就是想放假
57
出发,无论方式,无关目的地。 是身体向往自由的叛逆。 这一次,就是不听话,就是想放假。
【滚石我最红】文艺小卖部
--
这里不贩卖杂货和日用品, 这里只分享文艺和旧情怀。
【滚石我最红】二栋C座
--
全新加入嘉宾主持,采用最热门的网络话题。 几位艺人共同探讨,最火辣劲爆的热点聊天。 欢迎光临,最好玩的二栋C座茶话会。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哈丝姬尔(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哈丝姬尔(2)》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拉拉·哈丝姬尔的演奏录音,包括莫扎特、贝多芬、舒曼、舒伯特的钢琴独奏作品。 第一首莫扎特《C大调钢琴变奏曲》以简单、纯真的曲风展开,紧接是一个带有舞曲性质的2/4拍节奏以及全音和声,这段简朴的八小节乐段正是这首变奏曲的主题。一般人或许认定这只是一首童谣,因为在英国系国家,《小星星》就是根据这首德国童谣《妈妈听我说》填词而成(但是作曲者的姓名已经无从考证)。莫扎特以这段简单的旋律为基础,创作出这首纲琴十二段主题变奏做为教材(时间约在1781年到1782年间,地点是维也纳)。这里收录的是哈丝姬尔在1960年5月的录音,她的演奏无疑弹出这首作品的价值,低音声部清澈透明的声音似乎也成为简单主题的一部分。在接下来的变奏里,主题仍然一再出现,但是是以各种不同色彩的声音来表现。哈丝姬尔努力地让键盘唱歌以弥补钢琴天性的不足,重视手指圆滑弹奏的程度更甚于依赖踏板。 《九段主题与变奏》是莫扎特1789年4月29日在波茨坦完成的作品,主题选自迪波尔为大提琴所写的六首大提琴奏鸣曲中D大调小步舞曲。它对演奏者的要求比起《小星星变奏曲》更严苛。虽然每一段变奏都有不同的个性,哈丝姬尔却贴切地表达出这首乐曲的精髓,主题一直呈现优雅的美感。负责低音声部的左手(例如:第二段变奏的十六分音符、第三段变奏的琶音与第四段变奏的断奏)为主题的发展奠定基础,主题在小调的变奏乐段呈现出忧郁的色彩,抒情的慢板则有朴实率直的平静。最后一段变奏是以欢乐的2/4拍写成,哈丝姬尔的诠释恰如其份,忠实的呈现出乐曲的欢乐气氛,从中完全嗅不到她日常生活的悲哀。 接下来是两部钢琴奏鸣曲。《第二钢琴奏鸣曲》K.280是莫扎特十九岁的作品,《第十钢琴奏鸣曲》K.330约在1783年创作于萨尔兹堡。两部奏鸣曲中间的慢板乐章结构都比前后两个乐章紧密与精细。《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甚快板”是根据低音主题进行转位发展,以3/8拍写成的终乐章滑稽且快速;在《第十钢琴奏鸣曲》稍快板乐章里,哈丝姬尔恰当而果断的弹奏出音乐里的活力。两部奏鸣曲的中乐章就像歌剧里的咏叹调场景。《第二钢琴奏鸣曲》慢板乐章是以f小调写成,风格正好与《第十钢琴奏鸣曲》的行板乐章形成对比,但是哈丝姬尔都浪漫地“唱”出这两个乐章,并且强调这两个乐章沉思的风格。这两部奏鸣曲都以三段体或两段体写成,哈丝姬尔的演奏不失其透明度,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莫扎特诠释版本。
101
33
辻井伸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辻井伸行《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这张专辑是日本钢琴家辻井伸行演奏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附带李斯特的音乐会练习曲《叹息》、音乐会改编曲《弄臣》。演奏《图画展览会》这部作品不但要有磅礴的气势,而且要表现略带忧郁、充满神秘主义、错杂其间的诡橘色彩。完整地演奏这部套曲需要耗费钢琴家相当大的体力和考验演奏者的能力。辻井伸行非常成功地把许多独立的、个性的、鲜明短小的段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演奏出具有强烈感染力和鲜明色彩的旋律。 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在绘画和音乐相结合的作品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首先是由15段音乐组成:1段漫步,2段侏儒,3段漫步,4段古堡,5段漫步,6段杜伊勒里宫的花园,7段牛车,8段漫步,9段雏鸟的舞蹈,10段两个犹太人,11段漫步,12段里莫埃的集市,13段墓穴,14段鸡脚上的小屋,15段基辅的城门。其中有10段个性鲜明的标题音乐来描写画,有5段“漫步”主题穿插其间。在风格上这10幅画虽各有不同,但是却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一个承上启下的贯穿主题的“漫步”来贯穿其间。“漫步”主题夹杂着作曲家冥想的形象,踱步在10幅画中,同时冥想的形象情绪的不同变化,随着画面的不同而产生变化。通过变奏这个基本主题,逐渐走到《基辅的城门》中,以宏大的气势,表现出了穆索尔斯基对画家的沉痛、深切的 哀念。“漫步”是以一个套曲的引子开始,而且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乐曲,经常重复,同时在各小曲之间都以新的方式加以变奏。 李斯特《叹息》是1849年出版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之三。有些人根据标题译为叹息,有些人则因那似海水的波浪一般的旋律而更称为大海。这首需要两手交替演奏主旋律,并辅以轻柔的琶音伴奏的曲子是李斯特极至浪漫主义的极好体现,华丽的奏法也是李斯特的后浪漫主义风格和炫技演奏的最好证明。乐曲的优美旋律倒是颇有田园意境,不过结尾处不可思议的下行全音阶的大三度和弦,正如黑暗中发出的一声叹息。 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弄臣》是1859年李斯特以威尔第歌剧《弄臣》中一段著名的四重唱《赞美你,爱情的女神》为材料,重新组织改编而成的一首钢琴曲。
--
18
巴杜拉-斯科达《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
巴杜拉-斯科达《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
这套合辑是钢琴家巴杜拉-斯柯达演奏的19部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包括1971年重新录制的5部)。《留声机》杂志对这套合辑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一名维也纳人,巴杜拉-斯柯达对舒伯特风格了如指掌,他对音乐灌注了热爱之情,没有任何夸张之处。他手下的舒伯特与贝多芬迥然不同,他揭示出轻松抒情的一面,在简约之中流露出浪漫的梦幻色彩,有别于古典奏鸣曲。” 著名奥地利钢琴家保罗·巴杜拉-斯柯达(Paul Badura-Skoda)出生于1927年10月6日,曾经师从钢琴家埃德温·菲舍尔(Edwin Fischer),1947年在奥地利音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由此一举成名。他与同辈奥地利钢琴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和约尔格·德穆斯(Jorg Demus)并称为“维也纳钢琴三杰”(Viennese Troika)。 保罗·巴杜拉-斯柯达以演奏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的作品见长。他是一位高产的唱片艺术家,累计录制过200多张唱片,包括上述三位作曲家的钢琴奏鸣曲全集。巴杜拉-斯柯达还推崇历史乐器演奏,并拥有多架早期钢琴,他的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全集就在他私人收藏的五架钢琴上完成,分别使用了不同年代制作的钢琴。他在录音时会将同一部作品分别用不同的钢琴演奏,以便让听众了解不同钢琴的声音特性。
--
9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