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的“一口价”有多少套路

00:00
04:55
主播信息
备胎

备胎

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
关注
备胎说车
3352
关注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每天听一段,轻松变达人。
备胎干货
513
微信公众号:备胎说车,每天听一段,轻松变达人
备胎说车热线
127
汽车实用干货,品牌历史奇谈,关注公众号“备胎说车”,本节目为蜻蜓FM独家播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买车一口价套路分析

# 购车补贴隐藏条款

# 免息贷款捆绑销售

# 一口价变相涨价

# 低价车型减配对比

买车时宣称的“一口价”存在多种隐藏套路。首先,部分商家将国家提供的购车补贴算入优惠中,却在宣传海报上用极小的字体标注“价格包含补贴”,混淆消费者对实际优惠来源的认知,导致补贴被包装成商家让利。
其次,低价噱头常伴随捆绑销售。例如,某品牌要求消费者在免息贷款和厂家补贴中二选一,看似优惠实则暗藏限制。免息贷款本身并非新政策,与一口价无直接关联,但商家借此诱导消费者选择贷款或购买附加服务,形成“全家桶”式消费陷阱。
部分一口价存在变相涨价现象。以某车型为例,海报标价69800元,加上购置税和保险后落地价超8万元,但此前实际成交价仅7.5万元左右。商家利用消费者对行情价信息差,通过一口价掩盖价格波动,类似电商促销的“先涨后降”套路。
此外,商家通过地域限制、限量销售或减配车型等手段降低实际优惠力度。例如,海报标注“仅限北京经销商”或“限量1000台”,限制消费者购车条件;低价车型则缩减主动安全配置、电动座椅等功能,需对比新旧款配置表才能发现差异。
消费者购车时需警惕这些套路,建议仔细核对配置清单、补贴细则及落地价计算方式,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支付额外成本。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