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春秋・文人志】序言主播说

00:00
04:41
主播信息
秋咪妈妈

秋咪妈妈

在声音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关注
岁华流韵・华夏节令笺|廿四节气&传统节日
--
节令如笺书岁月,习俗作舟渡春秋,欢迎收听秋咪妈妈的原创儿童国学专辑《岁华流韵・华夏节令笺》,在这张专辑里,秋咪妈妈将会给大家讲述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相关的知识,在这里,每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气,都不再是日历上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们将跟随古人的脚步,探寻春节贴春联、放鞭炮背后祈求平安、驱邪避灾的美好愿望;在清明时节,伴着纷纷细雨,走进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感受那淡淡的哀思与对生命的敬畏;于冬至日,围坐火炉旁,听老人讲述 “数九寒天” 的古老习俗,品味一碗热腾腾的饺子带来的温暖与团圆。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写给大地的情书,也是刻在天地间的密码。立春时分,东风解冻,蜇虫始振,鱼陟(zhì)负冰,大自然的生机悄然苏醒;夏至来临,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炽热的阳光点燃了万物生长的激情。我们会深入探究每个节气背后的天文奥秘,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观测星象、物候变化,精准地划分时间,指导农事生产。从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的农谚中,我们能体会到古人顺应天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智慧;在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的呢喃里,感受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敏锐洞察。 而且呀,秋咪妈妈还会把部分节日、节气的相关常识化作跳动的音符。当《元日》的爆竹声化作欢快的节奏,当《清明》的习俗融入悠扬的旋律,那些经典诗词将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我们的生活。孩子们可以在歌声中轻松记住传统节令知识,大人们也能在悠扬的韵律里重拾童年的记忆,唤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文化仿佛成了蒙尘的明珠。但其实,它从未远离,而是深深植根于我们的血脉之中。秋咪妈妈希望通过这张专辑,让孩子们从小就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滋养里,明白粽子不只是美味的食物,更是对屈原爱国精神的传承;让大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重新发现 “雨水” 不仅是天气预报的词汇,更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诗意浪漫。 就让《岁华流韵・华夏节令笺》这张专辑成为你我手中的丝线,串联起散落的文化珍珠,编织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好啦,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在声音的世界里,聆听岁月的回响,感受华夏节令的独特魅力,将这份珍贵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把这份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讲给全世界听!
自然科学小百科
--
亲爱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当蝉鸣刺破暮色,北斗七星的 "斗柄" 正悄悄转向南方,奶奶摇着蒲扇说 "夏至到,鹿角掉"—— 你知道吗?这声声虫鸣里藏着昆虫的成长密码,夜空的星轨中写着古人的观测日记,就连老人口中的俗语,都是祖先与自然对话的暗号。欢迎收听秋咪妈妈原创儿童科普专辑《自然科学小百科》,这里有会 "魔法变身" 的知了,会 "年年换新角" 的梅花鹿,还有比恐龙更古老的鲨鱼 "活化石"。我们不仅要讲述它们的一生,更要带你发现:原来科学真理和文化智慧,早就被写进了同一个自然故事里。 最特别的是,秋咪妈妈还会为一些故事配上原创歌曲。比如,知了多年等待只为一夏的歌唱会变成轻快的童谣,八大行星的运行常识会变成朗朗上口的旋律。当你跟着节奏哼唱时,或许会突然发现:原来科学知识也能像儿歌一样记在心里,传统文化也能像星星一样在天上永恒发光。 这不是一本板着脸的教科书,而是一场边走边唱的自然探险。秋咪妈妈希望小朋友们知道,自然科学就像跳跳糖一样有趣,而且呀,我们的祖先早就用诗意的目光,解读过这些科学密码。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听蝉鸣唱晓,看鹿过青山,望星辰运转。你会发现:当科学遇见国学,每片树叶都在讲述两个故事 — 一个是自然的奥秘,另一个是我们与自然的约定。
跟着成语学历史 | 儿童国学启蒙成长必备
--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中华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法宝盒,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宝藏,成语就是其中最闪亮的明珠之一。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藏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就像一条长长的故事链,连接着过去和现在。学习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有多重要呢?咱们的历史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一个朝代都是它粗壮的枝干,每一个成语故事都是树上的累累硕果。了解历史,能让我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就像知道大树的根扎在哪里;学习成语,能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华,让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张专辑呀,秋咪妈妈将会按照我们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给大家讲述成语故事。从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开始,再到奴隶时代的夏朝、再到封建时代的秦朝,一直到明清,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比如上古时代“开天辟地” 的故事,商朝 “助纣为虐”的故事 、春秋时期“退避三舍”的故事等等…… 就好像坐着时光机,穿越到不同的朝代,和古人对话,感受他们的生活。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古人是怎么解决问题的呢?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又有着怎样的勇气和智慧呢?这些成语故事里,都藏着答案。通过学习这些故事,我们不仅能学会很多有趣的成语,还能了解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知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多么辉煌的文明。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跟着成语学历史】,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一定会收获满满,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勇敢、更有格局。好啦,那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探索她的奥秘吧!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静好 · 诗词大会之旅游篇
静好 · 诗词大会之旅游篇
静好·诗词大会之旅游篇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自古读诗的女人,拥有吐气如兰的优雅,灵动如水的才情 静好课堂特别企划,寻觅诗词中的名胜之旅 精选古代诗词名家名作,深入解读 精制旅游篇10期音频,每周更新1期 带你领略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随着声音游玩名胜古迹 -1- 遇见风景,发现美 德国作家黑塞说:“旅游就是艳遇。” 既然是“遇”,自然是遇而不可求。 想想现在的我们多么幸运,因为我们拥有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有数不胜数的美景,还有那么多的人可以遇见。 如今,游遍祖国大好河山成了可以轻易实现的事情,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文化的美,我们都能够尽收眼底。 面对美景,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美。但同样是感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却比“西湖的荷花真美呀!”更能让我们有触动,让西湖的美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从中不难看出,拥有一定诗词积累的人,在抒发情感时,不仅更自如,还能更优雅和有韵味。 - 2 - 吟诗诵词,风采不减 前不久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宛如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让更多人领略到了中华诗词之美。 董卿在诗词大会中,气质如兰,一颦一笑,一词一句都诠释着“美人”。 我们都知道,美貌可以妆出来,但一个人的教养和层次,只能通过日积月累的文化沉淀。 董卿的美不仅在外貌,更是她多年不断积累的文化品质和修养。 她主持的落落大方,始终保持着笑容和动情时的泪光,与节目的气质不谋而合。 嘉宾抛出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她便能脱口而出“月如无恨月长圆”,紧接着又是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深厚的文化功底,出众的表达能力,让她在众多优秀的选手和嘉宾面前毫不逊色。 她说,“我丝毫没觉得《中国诗词大会》是一场竞赛,而是始终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氛围里。” 古往今来,读诗的女人,拥有吐气如兰的优雅,灵动如水的才情。古诗词也让每一个懂它的人,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 - 3 - 古为今用,体会别样风景 每一个热爱诗词的人,都会被赋予新的生命。而生活中的每一处风景,你也能从跨越时空流传下来的诗词作品中,找到它们迷人的风貌。 比如前面提到的西湖,宋代诗人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就全面夸赞了西湖。 不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濛的雨天,西湖都是动人的,就像著名美人西施,清新淡妆也好,魅人重彩也罢,放在西湖身上,都是那么的适宜,毫无违和之处。 联想现在,从诗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西湖,她不仅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四季更迭,色彩变幻,她更像是邻家女孩,美艳动人。 当名胜古迹遇见诗词,那种绝妙的体验,一句“好美呀”简直无可比拟。 懂一些古诗词,不仅能够增添生活的情趣,让每一次相遇都别有洞天。 还能让发现美的眼睛不错过任何一处美景,享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惬意。 假如你也想体味每一处风景的真正妙处,那就随《静好·诗词大会之旅游篇》一起,吟诗畅游好风景,去感受古迹里暗藏的古诗情吧。 一、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杜甫《钱塘湖春行》 二、秦淮河——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杜牧《泊秦淮》 刘禹锡《石头城》 三、庐山——灵山多秀色,空水多氤氲 苏轼《题西林壁》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四、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杜甫《登岳阳楼》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五、黄鹤楼——眼前有楼识不得,我非“更上一层楼”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崔颢《登黄鹤楼》 六、金谷园——我道富可敌国妙,谁知难留心上人 杜牧《金谷园》 七、玉门关——春风不度玉门关,关上仍闻征人哭 王之涣《凉州词》 王昌龄《从军行》 八、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谢道韫《泰山吟》 九、长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郦道元《三峡》 李白《早发白帝城》 十、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不如卢家有莫愁 杜甫《过华清宫》 李商隐《马嵬》
35
9
樊登小读者丨口袋诗词(上)
樊登小读者丨口袋诗词(上)
《口袋诗词故事》是什么? 好诗词有好故事 每一首诗词都有它对应的时代背景和创作经历,我们的创作团队在重重考证后,将诗人的心路历程编写为一个个精美的小故事,借博学多识的小七姐和逗比可爱的云口袋之口,用相声剧的形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伴着欢声笑语走进诗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理解诗词背后的含义。 好诗词有好意境 许多家长有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小,无法领略诗词中的意境之美。实则不然,人类的学习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会让他们天生对美的事物敏感,换句话说,孩子也有感知美的能力,也理应享受感知美的机会。《口袋诗词故事》的赏析环节,会用流畅优美的语言为孩子讲述诗中的画面。 好诗词要多吟诵 吟诵,是自古至今诗词教育的传统。中国的诗词是有格律和语调变化的,通过吟诵去感受平仄之间的变幻,去贴近创作者的心境,去感受诗歌内的情意,最为重要的是,通过吟诵,可以将心底的感动透过声音传递出来。《口袋诗词故事》认为吟诵是一种优秀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每期节目中,都会在合适的位置穿插几次,让孩子听一遍诗词故事相当于跟着吟诵了几遍诗词,加深对诗词的记忆与理解。因为如果诗词失去了声音,也就少了一种感动的可能。 《口袋诗词故事》有什么独特之处? 《口袋诗词故事》打破了常规诗词音频节目的讲课模式,为每一首诗词编写一个精美的小故事,从小朋友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引入,自然地引出古诗词及其背后的故事。小朋友们会发现,原来古诗词不只是华丽晦涩的辞藻,原来古人也赖床,也会为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发牢骚;原来没有手机电脑和网络游戏的世界也可以那么好玩,那么精彩。 性格鲜明的角色也是栏目的一大特色,云口袋是逗比可爱的小学生,凭着一股小聪明时常吟两首歪诗,这样的角色很容易让小朋友产生代入感。小七姐是博学多识的文学少女,但从不摆出师长的姿态说教,反而循循善诱引导云口袋发现诗词之美,吐槽起云口袋来也是毫不留情。借助小七姐和云口袋的日常故事,把小朋友们自然地带入古诗词的意境,原来学习古诗词可以这样轻松有趣。
44
11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