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生命意义和纯粹意愿的关系

00:00
07:08
主播信息
鹤桥-职业转型教练

鹤桥-职业转型教练

职场自媒体,专注职业转型和职业发展领域。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CMW) 中国首批认证导师、荷兰里尔研究院里尔玫瑰中国首批授权讲师、国际教练联盟认证专业教练教练PCC。 双硕士学位,曾任多家公司 HRD。
关注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13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Creating Meaningful Work 简称CMW)是由国际大师级教练榎本英刚先生创建,于2017年带到中国。在过去20年间,他在美国、日本、中国、韩国已向上千位学员传播了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的理念,并培养了71位中国导师讲授这门课程。 榎本英刚老师曾经说过:“所谓理想的工作,再怎么向外寻,也无法找到,因为它是需要你去创造出来的。” 这个专辑包括2021年1月出版的《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简体中文版书籍的内容概要、CMW故事分享和CMW人物专访。 主播张鹤桥在2018年获得CMW®中国首批认证导师后,至今开设近20余场工作坊、线上21天训练营、分享会,并在2020年10月与搭档张岩教练合作在千聊平台推出<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音频课30讲>,个人一直在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之旅持续探索和实践。 希望通过这个专辑让更多伙伴以全新的视角看待工作,创造人生无限可能。
里尔玫瑰,人际互动的钥匙
28
里尔玫瑰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提莫西里尔博士带领研究小组,经过多年、对上千个样本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验证、归纳总结的一套科学的心理学理论体系。 里尔玫瑰模型由一个坐标、四个象限、八大行为、四种模式,人际互动的钥匙构成,它把复杂的人际行为背后存在的规律通过模型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音频课主要介绍核心理念,具体事例说明让理论更容易理解,实际案例分析,更让如何运用里尔玫瑰模型更具有落地和可操作性。
创造有意义的工作
--
音频课30讲由张岩老师和张鹤桥老师设计并主讲。在2018年获得<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中国首批认证导师后,两位导师已经开设50余场工作坊、线上训练营、分享会,传播<创造有意义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支持上千人踏上了创造有意义的工作之旅。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程天纵的职场思维硬底子成就你的极致与卓越
程天纵的职场思维硬底子成就你的极致与卓越
这是一堂适合所有职场人士的课。不论是就业者、专业经理⼈都可由程天纵先生三十年战功彪炳的职场生涯中,如何由一个公司的小螺丝钉爬到跨国企业领导层的,他的职场思维、建议、⽅法和态度。 程天纵先生毕业于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职场生涯战功彪炳,先后担任 中国惠普公司总裁及董事 德州仪器亚太区总裁 富士康集团副总裁 以及富智康 CEO 1979 年 27 岁时加入台湾惠普,期间与王永庆先生谈定引进惠普印刷电路板的技术到台湾最大民营企业台塑集团,因而为台塑集团,由传统石化业转型进入电子业,创造了契机。此优秀表现就被总部负责国际事务的最高主管 Alan Bickel 看到,并决定由他接任惠普中国区的总裁,于是为其量身打造长达4年的“专业经理人”培训计划,包括 1988 年派驻香港亚洲区总部2年,在实务上培养国际化经验;1990 年派驻美国总部 2 年,以学习跨国公司权益核心运作的机制,并且于业余时间在 Santa Clara大学进修取得 MBA 硕士学位。 1992 年初,未满 40 岁时担任中国惠普总裁,六年内使中国惠普的业务量成长十倍。 1997 年程天纵先生加入德州仪器,服务期间最关键的中国大陆市场由最初不到一亿美元的业绩成长到十六亿美元。郭台铭先生于 1997 年就邀请程天纵先生加入富士康,等了程天纵先生十年,终于在 2007 年加入富士康担任集团副总裁,2011年兼任集团子公司香港上市的富智康执行长。 程天纵先生秉着其专业经理人处事原则,于职场转职时从不加入老东家的竞争公司,所以,他不需也从未签署过竞业条款。同时每一次转换工作或跑道,他从不带上自己的旧人马、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团体,就当一个追求极致与卓越的专业经理人。
11
29
灵光乍现:探秘神经科学,激发创造潜能
灵光乍现:探秘神经科学,激发创造潜能
"你能想象一个没有创造力的世界吗?在那个世界里有你穿的衣服吗?有电灯吗?有汽车吗?有城市吗?那里很难存在我们今天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那很可能是一个相当灰暗的场景……创造力是让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的能力。从集体角度来讲,创造力促进着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进步;从个人角度看,创造力有助于我们进行提问、寻找解决办法、自我娱乐、自我表达。 在当今这个科技和机器能够替代人类做许多事情(甚至做得更好)的时代,创造力成为许多领域都在寻求的珍贵特质。与此同时,神经科学在创造力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这些最新研究成果还没有普及到公众当中。 本书填补了这一空白,希望能够普及神经科学人士对创造力的看法,让读者从中获益。本书通过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生动可爱的插图,从神经科学的角度,剖析人类的创造力是如何产生的,破解长久以来关于创造力的一些“神话”,对大脑各功能部位、激发创造力的体内物质,以及除智力外对创意活动产生影响的其他因素(如想象力、专注力和记忆力)进行科普;同时根据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向读者提供一些颇具趣味性、实操性的自我测试题和实操性小练习。"
19
4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