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年家国
《四十年家国》主要讲述鸽痴朱善昌的传奇一生,通过对当时社会生活、人文环境、心理状态的描述,勾画出浙中一带特有的文化、习俗与风情。小说还用细菌战、信鸽谍战等内容拓宽了抗战题材的广度,且人物形象塑造丰富,对复杂的人性有深度的揭示。家族历史线、革命抗争线、地区民俗线的三条线索,构成特殊的文化伦理。而且小说具有很好的底色,普通百姓对历史苦难的承担姿态显得很自然。平实的语言和动荡的叙事背景形成了反差,憨、痴、呆的主角以纯良之心在血雨腥风的时代生存,在呈现故事时形成了一种张力。
26

唐太宗时期,武则天因性格强悍、锋芒过露而不受宠。狮子骢事件后,唐太宗疏远了她,导致她入宫多年仍停留在“才人”之位。相比之下,长孙皇后因其政治智慧与贤德深受唐太宗敬重。她早年协助李世民巩固势力,通过建立宫中关系网、安插耳目等策略,为玄武门之变成功关键奠定了基础。病逝前,她留下简朴厚葬遗言,并告诫唐太宗防范外戚干政历史教训,成为贤内助典范人物。
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修建高塔遥望昭陵以寄哀思。此后,他未再立后,足见其地位无人能及。此时,才女徐惠因劝谏唐太宗保持治国德政的谦逊态度而受青睐。她以类似长孙皇后的贤德风范被晋升为婕妤,后又升为充容,成为后宫等级晋升规则的受益者,远超武则天的地位。
武则天虽有心参与政事,但因唐太宗推崇德政,与她的强硬风格相悖,始终未能获得重视。她感慨青春虚度,未能实现家族复兴期望,只能长期停滞于才人之位,与母亲离别时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这一阶段的后宫格局,深刻反映了唐太宗对女性辅政者的偏好与政治需求。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