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
金庸的武侠小说写尽了人生百态,而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无一不是金庸自身各个阶段的思想反映,纵观金庸小说的武侠人物,它又是金庸成思想变化的历程展现。1955年,30岁的金庸以一部《书剑恩仇录》涉足武林,随后《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飞狐外传》也冲出江湖。此时的金庸年轻有为,于是一批建功立业的大侠跃然纸上,陈家洛、袁承志、郭靖、胡斐,尽管他们身上有理想化的成分,但其侠义精神却能掩盖其短,张扬其长。
390

鲁迅早年因目睹国人精神麻木,从科学救国转向文学救国的道路,其弃医从文原因与“东亚病夫”的反思直接相关。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通过翻译《域外小说集》尝试唤醒民众,但未获响应,最终带着理想破灭的苦闷回国。
回国后,鲁迅在绍兴会馆生活期间经历了辛亥革命失败,目睹革命沦为形式化变革,逐渐陷入沉寂。他通过抄录古籍、研究佛经消磨时光,这一时期的生活状态与其对铁屋子比喻意义的思考紧密相连——质疑唤醒民众是否徒增痛苦。
新文化运动兴起后,钱玄同劝鲁迅出山的努力成为转折点。鲁迅以《狂人日记》响应文学革命,首次使用笔名并奠定其文学地位。这部作品作为中国首部白话文小说,揭示了封建制度“吃人”本质,呼应了鲁迅精神唤醒思想的核心理念。
《呐喊》的创作背景与鲁迅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分析密不可分,他通过小说集批判社会痼疾,却自称为“助威者”,强调清醒认知自身局限。其作品既是对旧制度的否定,也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最终推动白话文运动成为时代浪潮。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