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语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 1920-1970)创作的《死亡赋格》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德语诗歌之一。它关于策兰本人在大屠杀中的创伤经历,书写了犹太民族在20世纪的集体记忆,也对德语文学和德国思想传统进行了深刻反思。然而,在策兰投河自尽的两个月前,另一首诗的发表却对《死亡赋格》的原创性构成了挑战。
伊曼努尔·魏斯格拉斯(Immanuel Weißglas,1920-1979)出生于策兰的故乡切尔诺维茨,与策兰同岁,二人是同学、同乡、同行、挚友。和策兰一样,魏斯格拉斯出生于一个讲德语的犹太家庭,经历了大屠杀的惨剧,并在之后坚持继续用德语写诗。1970年2月,魏斯格拉斯发表了他的作品《他》,此诗与《死亡赋格》创作时间相仿,用词与《死亡赋格》极其接近,以至于许多人恶意揣测策兰的诗是对此作的剽窃。
这两首诗真的如此相似吗?策兰真的有可能抄袭了他的故友与同乡吗?在这期加更内容中,我们试图对这些问题稍做探讨。
《他》诗歌文本可见于shownotes末尾。
昱彤,德语哲学研究者。
安迪,前德语文学研究者。
00:11 解释加更
01:07 简介魏斯格拉斯的《他》与《死亡赋格》的抄袭争议
03:13 《他》发表后引发的争议:高尔事件的延续
05:08 魏斯格拉斯简介
06:06 安迪汉语朗诵《他》
07:04 《他》的结构及其与《死亡赋格》的相似性
08:47 魏斯格拉斯是如何组合词语的?他笔下意象的典型性
11:34 “玩蛇”与文化中的“原型”(archetype)
12:49 魏斯格拉斯本人对抄袭指控的回应
13:56 比较《死亡赋格》与《他》之间的差异
策兰作品:
其他人物及作品:
封面设计:Chai
音乐:Franz Schubert, Drei Klavierstücke, i, D. 946(演奏:张础禹)
抑扬格是一档立足文本的哲学与文学播客。
小红书:@抑扬格播客
邮箱:yiyanggestudio@outlook.com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