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语别裁
学习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用明于心,汲汲于下学,而求其心之所同然者,功深力到,则他日之上达,无非今日之下学也。于是而读《论语》之书,必知通体而好之矣。”
31

《庄子》是道家经典著作,因唐玄宗封庄周为南华真人,故又称《南华真经》或《南华经》。现存版本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合称“内篇外篇杂篇分类”。汉代《庄子》原为五十二篇,后经郭象删改形成今本,这一“庄子版本演变考据”成为学界关注重点。
关于“庄子各篇作者考辨”,学界普遍认为内篇可能为庄周本人所作,外篇和杂篇则包含其弟子及后学思想。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如任继愈认为外杂篇更早,冯友兰主张以思想连贯性打破内外杂篇界限。由于缺乏考古证据,“庄子思想体系分析”更需聚焦概念一致性,而非单纯依赖篇章划分。
研究《庄子》需注重“以经解经方法论”,优先参考原典,辅以权威注本如郭庆藩《庄子集释》等“庄子集释权威版本”。其“庄子哲学文学价值”体现在思想深邃、文学艺术性强,虽涉及作者与成书时间争议,但核心在于思想对文化思潮的影响,而非生平细节考据。因此,将《庄子》视为哲学经典与庄周思想传记,是解读其“庄子思想研究”的重要路径。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