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国学|用《庄子》为人生解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地开太平。这是一个回归传统文化的时代,我们一切困惑和纠葛都能够从往圣绝学里找到答案。
不管你是在校的学生、涉世未深的青年,还是饱经人世沧桑的过来人都能够从这门课中打开你的智慧之门。
郭伟胜老师,将他几十年来的黄老庄易的研究成果逐一拆解为150余讲,为大家详解庄子逍遥游世的智慧。郭伟胜老师化繁为简,扫清文本的语义迷雾。用最适合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带你一起探索先贤的精神世界,扫清生活阻碍,助你收获精彩人生。
262

庄子不仅是一位哲学家,更因其独特的“任情”与“安情”理念展现出诗人哲学家的气质。他的思想融合对道的笃信、对自然的超越性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穷傲洞察,形成既冷峻又热忱的复杂人格。
庄子继承老子对“无为无形之道”的认知,但进一步赋予道“有情有性”的特质。他认为道虽无形无体,却是万物之源,且可通过热忱与安情与之联结。这种对道的超越性精神追求,使庄子在哲学与诗意领域达到统一,拉近了人与道的距离。
与老子相比,庄子更强调“情”的驱动作用。他提出“任情超越的哲学理念”,认为只有通过笃信与热爱,才能深入理解道与自然。这种安情的热忱贯穿其思想,既体现在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中,也反映在对社会现实的薄与批判态度上。
胡音评价庄子“眼冷心热”,揭示了其矛盾性:虽以穷傲姿态洞察世事无用,却因任情无法全然超脱。他既能因友人之逝感伤,又以无为无形之道贯穿生活,在困顿中保持精神自由。这种对道的超越性自然热爱,构成了庄子哲学诗人形象的核心。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