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00:00
34:10
主播信息
慕词词

慕词词

慕词词,把爱慕词写成复数,将听觉转化为触觉。
关注
古典小说、古典文学、戏曲、国学经典
46
古典小说,古典文学,戏曲,国学经典
小说的人物详细解说
100
各类小说的人物详细解说,比如言情小说、金庸武侠《天龙八部》...
古典诗词、文学:时代与个人
19
古典诗词、文学:时代与个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王安石变法社会影响

# 拗相公历史评价

# 新法弊端民怨沸腾

# 青苗法民间疾苦

# 吕惠卿变法争议

# 半山堂晚年悔恨

# 民间怨气诗词批判

# 历史鉴戒变法教训

# 斋醮度亡父子因果

# 邵雍预言变法乱象

《警世通言》卷四以北宋王安石变法为背景,通过“拗相公饮恨半山堂”的故事,揭示了新法推行引发的社会动荡与民间疾苦。王安石因“拗相公”性格执意变法,重用吕惠卿等人,实施青苗法、保甲法等新政,却因新法弊端导致百姓逃亡、民生凋敝,民间怨气以题诗形式遍布市井、道观与村落。
王安石晚年辞官归隐江宁半山堂,途中亲见百姓因青苗法等苛政家破人亡,更遭遇老叟老妪当面痛斥其“偶像公”恶名。茅舍墙题“既无好语宜无国”等诗句,直指变法祸患,甚至邵雍预言“地气南移,杜宇兆乱”皆与其关联。
最终,王安石在悔恨中病逝,临终自认“上负天子,下负百姓”,印证民间对其历史评价的复杂性。文本借古喻今,强调“历史鉴戒变法教训”,警示执政者需权衡利弊,避免重蹈新法弊端覆辙。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