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经》导读
《十三经导读》是大学通识课程中的人文系列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 “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部经典的合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都包括在“十三经”。
44

《成公春秋编年史》系统记载了鲁成公在位期间(元年至十八年)的军政要务。首年即涉及晋侯北比征伐事件,晋国联合多国在安齐军事祭祀后发动战事,孙良夫帅师出征成为重要军事将领。成公二年出现国佐元楼会盟,标志着齐晋外交博弈升级,同年蜀地多国盟约形成新的诸侯联盟体系。
中期记载晋使荀庚聘问与宋使华元访鲁等外交活动频繁,地理异象如梁山山体崩塌被视作重大征兆。成公五年重劳会盟事件确立晋国主导地位,马陵盟誓仪式进一步巩固同盟关系。此间许国迁都夜城反映小国生存策略,晋楚鄢陵战役以楚军败绩告终,公子侧阵亡成为重要转折。
后期战事集中在沙随诸侯集会后的彭城争夺,宋华元奔晋归国显示权力动荡。晋国持续通过沙随会盟调度联军,楚郑联军多次伐宋形成拉锯。末年纪载晋国诛杀权臣、楚灭舒庸等重大变故,最终以成公薨逝及诸侯在虚朾达成新盟约收束,完整呈现春秋中期列国征伐与盟会交织的政治格局。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