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经》导读
《十三经导读》是大学通识课程中的人文系列课程,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 “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部经典的合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都包括在“十三经”。
44

昭公即位与诸侯关系
鲁昭公即位期间,晋、楚、齐等诸侯频繁互动。晋国派遣韩起、舒公多次出使晋国行程,与齐、宋、郑等国展开春秋诸侯会盟事件,如平丘会盟与绝潢之盟。楚联合蔡、陈、徐等势力发动楚及诸侯伐吴战役,并涉及春秋城濮之战相关记载。
内乱与政权动荡
陈国发生陈蔡内乱杀世子事件,公子招弑杀世子偃师,引发流亡潮。宋国华亥、向宁等人叛乱出奔,蔡侯朱流亡楚国。鲁国季孙氏与晋国势力介入多国权力斗争,如北燕伯被晋纳归阳城,反映春秋时期出奔流亡事件的复杂性。
自然灾害与军事冲突
昭公时期频现春秋时期日食记录,如昭公七年四月甲辰朔日食、二十一年七月壬午朔日食。楚灭赖、吴灭徐等春秋城濮之战相关记载显示军事扩张。晋率师伐鲜虞、陆浑之戎,展现边疆征伐态势。
葬礼与会盟礼仪
多国诸侯举行春秋时期诸侯葬礼记录,如滕成公、曹武公、蔡灵公等葬礼。昭公十三年平丘会盟涉及八国诸侯,但因鲁公未参与盟约引发争议,突显春秋诸侯会盟事件的政治博弈。
末期政权更迭
昭公晚年流亡晋国干侯,晋、齐干预鲁政。周王室爆发尹氏立王子朝之乱,楚、晋介入周王室内争。昭公三十二年,鲁公薨于干侯,标志鲁国进入三桓专权的新阶段。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