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儒家哲学的瑰宝I儒家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十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和之道、君子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

虞舜继位与早期治理
《舜典》记载虞舜以“玄德升文”受帝命继位,其谦让后于文祖庙接受禅让。舜帝通过“玄籍玉衡”观测天象,制定历法,确立“七正”体系,并规范“五礼”“五玉”等礼仪制度,强化对山川群神的祭祀体系,展现早期礼法结合的治理思想。
四岳巡守与疆域整合
舜帝推行“五载一巡守”制度,分赴东、南、西、北四岳,举行“柴祭”与山川望祀,统一度量衡与音律。巡守期间划定十二州,封十二山,疏浚河道,并通过“四罪”刑罚流放共工、欢兜、三苗与鲧,实现疆域整合与秩序稳定。
官职分封与职能分工
舜帝任命弃为司徒掌管五教,契为司空治理水土,皋陶为士师执掌五刑,垂为共工管理百工,伯夷主持三礼,夔典乐教化,龙负责纳言。官职体系强调“五教”“五刑”“八音”等职能,体现分工明确的官僚制度雏形。
礼乐教化与刑罚规范
文献详载舜代“五礼”规范、赎刑制度及“流宥五刑”的司法原则,通过“金作赎刑”平衡刑罚严酷性。同时以“歌咏言,声依永”的乐教融合“八音”,达成“神人以和”的教化目标,彰显礼乐刑政并重的治理理念。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