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庸 第11-15章《中庸》

00:00
02:43
主播信息
陌上飞白

陌上飞白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中庸》:儒家哲学的瑰宝I儒家
--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十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和之道、君子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诗经》:诗歌艺术的精华I儒家
--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计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它们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雅》则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祈求神灵庇佑及叙述国家大事等;《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为歌颂神明、赞美祖先等。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之道I儒家
--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逻辑和实用的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君子尊道而行

# 中庸实践路径

# 道与人本关系

# 忠恕近道准则

# 反求自身修养

# 行远自迩原则

# 夫妇之愚显道端

# 天地之大有憾

# 半途而废之弊

# 庸德庸言准则

第十一章
君子尊道而行,强调践行中庸实践路径的坚持性,若半途而废则无法契合道与人本关系。孔子指出,真正的君子需以中庸为准则,即使未见成效亦不悔,唯有坚持者能领悟其深意。
第十二章
道虽始于夫妇之愚的日常琐事,但其终极境界可通达天地之大。君子通过观察万物(如“鸳飞鱼跃”)体悟上下之察,揭示道既贴近生活又超越世俗的双重特性。人的认知局限使天地之大仍有缺憾,但君子之道却能包容万物而不被束缚。
第十三章
道与人本关系密不可分,若偏离人性则非真道。忠恕近道准则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庸德庸言准则强调言行谨慎,不足则勉、有余不溢。君子需在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等伦理关系中践行忠恕,言行一致以臻完善。
第十四章
君子修身以反求自身修养为核心,如同耕种需顺应正谷之理,行为的正当性需通过自我反思与修正来实现,而非外求。
第十五章
践行道需遵循行远自迩原则,循序渐进如登高自卑。家庭和谐是道的基础,诗中“妻子好和”“兄弟既翕”体现人伦之和乐,最终使父母顺心,达成内外合一的境界。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