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庸 第31-33章《中庸》

00:00
02:18
主播信息
陌上飞白

陌上飞白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中庸》:儒家哲学的瑰宝I儒家
--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共分为三十三章,主要阐述了中和之道、君子之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诗经》:诗歌艺术的精华I儒家
--
《诗经》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计311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所在,它们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雅》则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内容多为歌颂祖先功德、祈求神灵庇佑及叙述国家大事等;《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为歌颂神明、赞美祖先等。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之道I儒家
--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以其深邃的思想、严谨的逻辑和实用的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至圣的品德表现

# 至诚的天下至成

# 君子淡而不厌之道

# 达天德的圣人之知

# 内省不咎的修养

# 圣人之德配天

第31章聚焦“至圣”的品德特质,强调其“聪明睿智”“宽裕温柔”“发强刚毅”等核心能力,这些特质使至圣者具备“足已有别”“普波渊泉”的深远影响力。其言行举止令民众敬信悦服,声名遍及天下,最终达到“配天”的境界,与天地之德相契合。
第32章阐述“至诚”的作用,指出至诚者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确立根本法则并通晓“天地化育”之理。唯有具备“达天德”的圣人,方可领悟天道之浩瀚深远,其境界超越常人认知,彰显至诚与天德的深刻关联。
第33章通过引用《诗经》对比“君子之道”与“小人之道”:君子之道“黯然而日彰”,以“淡而不厌”“简而文”的修养潜移默化影响他人;强调“内省不咎”的自我反思与“不动而静”“不言而信”的德行感召力。最终以“德犹如毛”隐喻至德无形却无所不在,呼应“无声无嗅”的至高境界,揭示德行与天道的终极统一。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