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02《百家讲坛》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二)刘心武谈红学(下)

00:00
41:04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8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61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脂砚斋身份之谜

# 秦可卿死亡隐情

# 红楼梦探佚学研究

# 曹雪芹原作遗失

# 脂砚斋批语价值

# 红学分支研究

# 红楼梦古抄本

# 红楼梦文本删改

# 文字狱毁稿事件

# 贾宝玉最终命运

刘心武从童年阅读经历切入,阐述《红楼梦》研究的核心分支“脂学”,重点分析脂砚斋身份之谜。脂砚斋批语价值体现为揭示曹雪芹创作细节,如“寒冬噎酸虀”暗示贾宝玉最终命运,其批语更透露脂砚斋与曹雪芹存在创作合作关系,或为亲属或伴侣。
探佚学研究通过脂砚斋批语,还原曹雪芹原作遗失内容。例如,第八十回后“狱神庙”章节涉及贾宝玉入狱、小红与茜雪救助等关键情节,但因文字狱毁稿事件导致文稿失传。前八十回文本删改痕迹显著,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隐情”原涉及“淫丧天香楼”情节,后因非艺术考量删去四五页内容。
秦可卿研究成为红学分支研究的重要课题,其出身与死亡隐情成为探佚学切入点。刘心武结合脂砚斋批语与文本矛盾,推测曹雪芹对秦可卿形象进行重大改写,隐去原型人物敏感背景。此外,通行本后四十回与曹雪芹原作差异显著,如“情榜”考语与角色命运均被高鹗续写偏离原意。
研究强调古抄本与铅印本差异,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书名及批语透露创作背景。文字狱影响导致曹雪芹原作散佚,批语中“借阅者迷失”暗指政治风险下的毁稿行为,最终使《红楼梦》成为未竟之作。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