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为何而战

00:00
05:53
主播信息
林老师

林老师

林楚方: 《南方周末》高级编辑,《VISTA看天下》杂志主编,《壹读传媒》创始人,《得到》和博雅新闻课讲师。
关注
林楚方的新闻课(免费试听)
1011
你好,我是林楚方。我的新闻课讲什么呢?选题有什么标准呢?会收获什么? 首先,不错过重要新闻。 其次,对抗碎片信息。 第三,帮你习惯深阅读。 第四,提升视野。 第五,学会提问。 第六,学会甄别信息,什么是假?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安全? 第七,做代际沟通的桥梁,就是餐桌、上学路上,孩子和家长随时可以讨论和彼此倾听。 第八,让你的表达更自信。 这八条是我做新闻课两年多来,和家长同学共同总结出来的。
问天下
531
回答,你关心的新闻问题。 欢迎提问,你的问题,会被看见。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哈佛大学反犹争议

# 川普打击大学政策

# 美国反犹主义指控

# 大学进步主义争议

# 多元化教育争议

# 大学政治斗争背景

# 校园反以抗议活动

# 加沙战争争议延伸

# 犹太富豪政治影响

# 大学意识形态审查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近期成为政治焦点,哈佛大学反犹争议成为导火索。2023年10月加沙战争爆发后,校园反以抗议活动激增,部分学生过激行为引发社会反感。川普政府借此将哈佛等名校定义为“反犹主义温床”,但数据显示哈佛犹太师生比例显著,校长亦为犹太人,凸显指控的逻辑矛盾。
川普打击大学政策表面针对反犹主义,实则剑指进步主义争议和多元化教育争议。政府批评美国大学过度推行种族比例招生、性别分类细化等政策,认为这些举措导致学术标准下降,并通过司法部、教育部等六大部门对哈佛展开系统性调查,要求取消多元化机构并审查师生政治立场。
深层次矛盾涉及大学政治斗争背景。进步主义与多元化作为民主党核心主张,使高校成为党派角力场。川普政府要求解聘支持多元化的教授,代之以拥护其意识形态的教职人员,并通过切断拨款、限制国际招生等手段施压。流出的教育部文件显示,政府计划强制高校提交意识形态报告,被舆论类比为“思想管控”。
犹太富豪政治影响在此事件中呈现复杂性。尽管川普支持者包含犹太精英群体,但哈佛等校犹太群体内部对以色列政策的批判态度,暴露了反犹主义指控的工具性特征。分析认为,川普政府以打击反犹为引子,实质旨在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削弱民主党的学术阵地支撑。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