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508

清东陵景陵建筑群中存在特殊的双妃园寝,这是明清两代唯一由孙子辈皇帝(乾隆)为祖父(康熙)妃嫔单独建造的陵寝。该园寝埋葬着悫惠皇贵妃佟佳氏与敦怡皇贵妃瓜尔佳氏,其华美规制超越常规妃园寝,包含方城明楼、丹陛石等帝王陵专属建筑,凸显乾隆对两位太妃幼年抚育之恩的特殊回馈。
康熙景陵建筑群包含四十八位妃子的标准妃园寝,但双妃园寝的建造突破了清代陵寝规制。按照祖制,妃园寝应由在位皇帝集中修建,且仅限嫔位以上或有生育记录者入葬。乾隆以"尊古制"为名,通过调整陵寝规模与建筑等级,在景陵东侧另立双妃园寝,形成"一帝两妃园"的特殊格局。
悫惠皇贵妃与敦怡皇贵妃因抚养幼年乾隆获得殊荣。佟佳氏出身显赫却无子嗣,瓜尔佳氏虽出身较低但容貌出众,二人因性格宽厚、身体康健被康熙选中教养弘历。雍正、乾隆两朝先后晋升其位份,最终由乾隆打破祖制建造独立陵寝,体现清代皇室报恩的特殊案例。
陵寝规制演变方面,双妃园寝突破三项祖制:设立双碑楼明确身份、增建配殿供皇帝祭拜、雕刻丹凤朝阳丹陛石。这种逾制行为既展现乾隆的报恩心理,也反映其强化皇权的政治意图,同时为后来清西陵的建造埋下伏笔。
雍正帝打破子随父葬制度选址清西陵,与康熙景陵形成地理分隔。这种变化迫使乾隆制定"昭穆相间"的葬制,平衡东西陵体系。陵寝选址的变迁既包含风水考量,也折射出清代中期皇权传承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构成清东陵密码的重要历史线索。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