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商贾传奇10盐铁官营

00:00
36:45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8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61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西汉理财大臣桑弘羊

# 西汉盐铁官营政策

# 汉武帝财政危机应对

# 古代国家专卖制度

# 西汉冶铁富商家族

# 汉朝对匈奴战争财政

# 古代盐铁官商合办模式

# 官营盐铁质量与价格

# 汉高祖刘邦抑商政策

# 白居易讽刺盐商诗

汉武帝时期因连年对匈奴作战导致国库空虚,为解决财政危机,汉武帝启用商人出身的理财大臣桑弘羊,推行盐铁官营政策。该政策将盐、铁等关键资源收归国家专卖,禁止私人经营,并通过招募原大盐商、冶铁商协助官府垄断生产与销售,迅速充实国库。
西汉初期工商业政策自由放任,冶铁与制盐由私人垄断,催生了卓王孙、南阳孔氏等富商大贾家族。桑弘羊的盐铁官营政策采取“民产官销”和“官产官销”模式,设立铁官严格管控,但排斥市场竞争导致官盐价高质劣,百姓被迫“木耕淡食”。政策虽缓解财政危机,却因与民争利遭到批评,后世文人如白居易以诗讽刺其垄断弊端。
桑弘羊还创新“均输平准”制度,构建全国官营贸易网络,并推行酒类专卖,进一步扩大国家专卖范围。尽管政策被后世沿用,但其依赖政治垄断、忽视市场规律的问题长期存在。历代王朝在官办、民办、官商合办模式间调整,如北宋以茶叶专卖衍生纸币“交子”,体现专卖制度对经济形态的深远影响。
西汉盐铁官营政策标志着古代工商业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控制,成为专制集权与财政需求结合的典型案例。其历史争议与制度演变,为理解传统商业智慧与政策利弊提供了重要视角。

展开
大家都在听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编辑推荐】 ★ 本书作为大众读物,记录了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的全过程。 ★ 借用考古发掘的手法,层层递进,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 ★ 包括良渚王墓、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以及良渚申遗的历程等。 ★ 同时把目光投向背后的考古人,展示了还原良渚文明的点滴秘辛。 【内容简介】 良渚文明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良渚古城遗址载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良渚文化被写进中学历史课本。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良渚,并无历史文献记载,是通过考古将无数碎片拼缀而成的。本书将带你听见良渚传来的隐密不可察觉的声音。 这是一本记录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历程的大众读物,作者用“考古发掘式的写法”、从城墙、低坝、王陵这三块碎片集中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复杂的王国古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系统、超精微雕刻具有统一精神信仰内含的良渚玉器、良渚人的生活和生产;良渚考古80余年的历程:良渚的初始发现、良渚王墓的发现过程、良渚古城的发现、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良渚申遗的历程:良渚申遗文本的产生、良渚申遗评审、见证良渚申遗成功等等。 作者马黎是钱江晚报的记者,她在考古现场奔跑了近10年,长期追踪报道良渚考古发现。亲历一线,贴身采访,透物见人。写良渚,写考古,更是写背后的人。她报道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受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誉。她是考古所的编外人员,她的报道是考古所的“准官微”。她是良渚考古的参与者、旁观者和传播者。她以记者的身份,用戏剧场景式的描写方式,辛勤耕耘,探寻良渚的脉络,一步步还原良渚考古面貌。讲述良渚的古与今。把自己站在考古现场,和考古人员一起,去探索、追问、破案,将站在角落中的所见所感,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写良渚、看良渚的故事和心得,记述了良渚考古一路走来的历程。没有学术著作的严肃冗长,也没有其他普及读物的详实铺陈,是目前良渚相关读物中内容最丰富全面的普及性读物。阅读是了解良渚文化不可替代的方式。本书是一部适度阅读的作品。它具备准确的细节,有灵魂的数字,考古发掘式的层层进入。给读者献上一份精神大餐。 【作者简介】 马黎,1986年出生,《钱江晚报》记者。开过《中国节气》、《中国节日》专栏,曾策划肖全杭州肖像摄影作品展、金宇澄文学插图展等。戏剧文学专业出身,奔跑在考古新闻一线。长期蹲守考古现场,深度追踪报道良渚遗址考古、申遗过程近10年,她的相关考古报道,被考古工作者称为“准官微播报”。《见证——良渚申遗之路》展览总策展人,纪录片《良渚》主要撰稿人,著有《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为宣传良渚文化作了许多努力。
107
2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