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百家讲坛》 20110614 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一) 攻打锦州

00:00
36:08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46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14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22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辽沈战役战略部署

# 锦州攻坚战重要性分析

# 战略决战条件成熟

# 东北野战军作战部署

# 塔山阻击战关键作用

# 民心军心支持关键

# 国共兵力对比悬殊

# 国民党经济危机加剧

# 国共武器装备差距

# 东北地理优势分析

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大决战阶段的首场战役,其战略部署直接决定了东北战局走向。中共中央判断战略决战条件成熟,尽管当时国民党军总兵力仍占优势且装备精良,但共产党军队通过两年作战缩小了差距,并在战场消耗与补充上占据主动。东北地区因农业与工业资源丰富、地理优势显著,成为双方争夺焦点。
锦州攻坚战是辽沈战役的核心战役,其重要性在于控制进出东北的咽喉要道。毛泽东与蒋介石均将目光锁定锦州,认为夺取此地可掌握战略主动权。东北野战军以绝对兵力优势发起进攻,但国民党守军依托坚固工事拼死抵抗。塔山阻击战成为保障锦州攻坚战侧翼安全的关键,四纵官兵以血肉之躯阻挡国民党援军,伤亡惨烈却寸步不退,最终为攻城争取了宝贵时间。
战役背后反映出民心军心向背的深层影响。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危机加剧,民不聊生,而解放区生产发展、物资充足,民众与民主党派广泛支持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士气高昂,官兵以“最后一战”的决心投入战斗,如白老虎屯战斗中三十七名官兵死守阵地,展现了顽强意志。相比之下,国民党军内部矛盾与士气低落加速了其溃败。
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更凸显了战略决策、地理优势与军民团结的综合作用。从塔山阻击战到锦州攻坚,每一步都交织着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与牺牲精神,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