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百家讲坛》 20110614 王树增解读辽沈战役(一) 攻打锦州

00:00
36:08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
1983
产生于清朝乾隆时期的《红楼梦》,从它刚刚问世起就一直谜团不断。而二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惊异地发现,回首红楼,我们对它依然如雾里看花。潜心红学十余年的著名作家刘心武,将引领我们一步步走进姹紫嫣红的红学“百花园”,讲述红学的来龙去脉与分支流派
马未都说收藏之漆器篇
218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观复博物馆馆长、收藏专家马未都做客《百家讲坛》,讲述漆器收藏那些事。
《隋唐英雄志》
1052
时至今日,评书演义、戏剧小说,文艺舞台上幕幕隋唐英雄的故事,依然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人物就是秦琼,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秦琼作为一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了整个隋亡唐兴的风云变幻。梅毅老师将从秦琼开始为我们掀开一幅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画卷,秦琼在民间他是家喻户晓的门神,在舞台上他是令人钦佩的战神,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秦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为什么会被老百姓敬为门神,秦琼的英雄之路又是从哪里起步的呢?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辽沈战役战略部署

# 锦州攻坚战重要性分析

# 战略决战条件成熟

# 东北野战军作战部署

# 塔山阻击战关键作用

# 民心军心支持关键

# 国共兵力对比悬殊

# 国民党经济危机加剧

# 国共武器装备差距

# 东北地理优势分析

辽沈战役作为解放战争大决战阶段的首场战役,其战略部署直接决定了东北战局走向。中共中央判断战略决战条件成熟,尽管当时国民党军总兵力仍占优势且装备精良,但共产党军队通过两年作战缩小了差距,并在战场消耗与补充上占据主动。东北地区因农业与工业资源丰富、地理优势显著,成为双方争夺焦点。
锦州攻坚战是辽沈战役的核心战役,其重要性在于控制进出东北的咽喉要道。毛泽东与蒋介石均将目光锁定锦州,认为夺取此地可掌握战略主动权。东北野战军以绝对兵力优势发起进攻,但国民党守军依托坚固工事拼死抵抗。塔山阻击战成为保障锦州攻坚战侧翼安全的关键,四纵官兵以血肉之躯阻挡国民党援军,伤亡惨烈却寸步不退,最终为攻城争取了宝贵时间。
战役背后反映出民心军心向背的深层影响。国民党统治区经济危机加剧,民不聊生,而解放区生产发展、物资充足,民众与民主党派广泛支持共产党。东北野战军士气高昂,官兵以“最后一战”的决心投入战斗,如白老虎屯战斗中三十七名官兵死守阵地,展现了顽强意志。相比之下,国民党军内部矛盾与士气低落加速了其溃败。
辽沈战役的胜利不仅奠定了全国解放的基础,更凸显了战略决策、地理优势与军民团结的综合作用。从塔山阻击战到锦州攻坚,每一步都交织着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与牺牲精神,成为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