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说嘉庆王朝》
嘉庆皇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五代皇帝,姓名为爱新觉罗?永琰。生于公元1760年,卒于公元1820年。他三十七岁即位,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六十一岁。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与父亲乾隆帝相比,嘉庆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果敢作为的平庸天子。而嘉庆帝的时代,正是大清王朝由康雍乾盛世走向衰落的时期,因此,嘉庆帝本人被历史性地赋予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转为衰败的悲剧命运。
444

中日甲午战争导火索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请求出兵镇压。日本借机介入,以改革朝鲜内政为条件拖延撤军,蓄意制造冲突。清政府误判日本意图,袁世凯被日本外交官欺骗,导致中日矛盾激化,最终引发中日甲午战争。
清廷内部主战与主和之争
光绪帝主张强硬应对,支持李鸿章出兵朝鲜,并试图通过军事手段维护宗主权。慈禧太后因筹备六十大寿庆典,倾向避战求和。李鸿章基于北洋舰队装备落后、军费不足的现实,主张依赖俄英调停,但列强态度消极。帝后两派矛盾因战和分歧加剧。
战争进程与关键战役
日军突袭高升号运兵船后,光绪帝正式对日宣战。平壤战役中,清军因将领叶志超临阵脱逃,导致防线崩溃,日军占领朝鲜全境。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虽重创日军旗舰,但因航速劣势和指挥混乱损失惨重,李鸿章下令避战,丧失制海权。
战争失利与国内矛盾激化
旅顺陷落使京津门户洞开,清军士气低迷暴露体制腐败问题。光绪帝归咎李鸿章调度不力,将其革职留任。慈禧太后因议和需要维护李鸿章权威,与光绪矛盾公开化。甲午战败不仅动摇清朝统治根基,也加剧了帝后权力斗争,为后续政局动荡埋下伏笔。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