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郦波《“救时宰相”于谦》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郦波讲述“救时宰相”于谦的故事
340

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集团,于正德二年(1507年)被贬至贵州龙场驿。这一贬谪贵州经历成为其思想蜕变的关键节点。在龙场恶劣环境中,他通过反思孔孟之道本源回归,逐渐摆脱佛老之学影响,转向儒家圣人之道心性自足的理论探索。
此前,王阳明在北京以兵部主事身份大兴讲学,主张突破程朱理学思想禁锢,与湛若水儒学革新主张形成共鸣。二人共同倡导思想解放,却因涉及“八虎权争事件”卷入政治风暴。刘瑾集团对文官展开清洗,王阳明因上书谏言被下诏狱,最终踏上贬谪之路。
在龙场期间,王阳明深入底层社会,结合自身对格物致知新解探索,最终在阳明小洞天完成龙场悟道过程。他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认为真理无需外求,心性即为本源。这一思想突破标志其学说体系初步形成,并成为后续心学发展的基石。
与此同时,明朝私人讲学兴起打破官方学术垄断,王阳明在龙岗书院建立讲学场所,以“何陋轩”“君子亭”为基地传播新思想。尽管面临政治迫害与生存挑战,他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奠定了心学在儒学革新中的历史地位。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