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郦波《“救时宰相”于谦》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副教授郦波讲述“救时宰相”于谦的故事
340

大兴隆寺讲学期间,王阳明通过讲学活动吸引了黄绾、方献夫、乔宇等弟子,其知行合一学说逐渐形成完整体系。亲民思想在这一阶段得到深化,强调官员应关注民生疾苦,与程朱理学主张的教化优先形成鲜明对比。庐陵县治理实践中,王阳明仅用半年时间便以清明理念稳定社会,为后续思想发展奠定基础。
随着讲学影响扩大,王阳明与程朱理学支持者产生学术论争。他公开支持陆九渊心学,认为程朱学说过于繁琐支离,主张回归孔孟本源。这一立场导致汪俊、崔铣等旧友与其决裂,凸显当时思想界的激烈碰撞。
调任滁州后,王阳明在滁州讲学阶段聚集徐爱等弟子,通过日常实践探讨亲民思想。他批判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出世态度,强调为政者需立足民生。此间形成的教学方式,成为阳明心学传播的重要转折点。
在与弟子徐爱的对话中,王阳明重释《大学》核心,主张恢复"亲民"而非"新民"的原始意涵,将清明理念明确为执政根基。这种以物质保障为基础、兼顾教化的治理逻辑,贯穿其从庐陵治理到南赣巡抚的实践,最终形成"政在亲民"的完整思想体系。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