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20170724 郑和下西洋(2)明成祖的心事

00:00
34:38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8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61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郑和下西洋根本目的

# 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

#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

# 靖难之役历史影响

# 建文帝削藩政策

# 永乐大典编修意义

# 明朝朝贡贸易体系

# 建文帝玉玺下落

# 胡惟庸案政治影响

# 明朝海禁政策弊端

靖难之役与建文帝下落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时三年攻破南京,自立为永乐帝。建文帝朱允炆在南京城破后下落成谜,存在自焚、流亡国内、出逃海外三种说法。其中玉玺失踪与泉州目击者记载,使流亡海外的推测更具可能性,但缺乏实证,成为历史悬案。
郑和下西洋目的争议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两大目的:寻找建文帝踪迹与彰显国力。但学者分析认为,建文帝出逃仅为推测,且永乐时期政权稳固,无需为此耗费国力。郑和船队携带军事力量主要为打击海盗、维护海上秩序,而非单纯炫耀武力。
永乐新政与外交战略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推行屯田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并延续朱元璋“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方针。郑和下西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朝贡贸易推动经济繁荣,传播中华文明,并建立以明朝为中心的和平国际秩序。船队军事力量用于震慑小国、保障贸易安全,体现“以武促和”的战略思想。
郑和船队的历史意义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仅促进亚非国家文化交流,还通过民间的互市贸易补充国库。此举打破海禁政策导致的走私乱象,维护海外华侨权益。朱棣选择郑和为统帅,因其兼具外交才能与军事经验,契合维护国家稳定、促进四海富足的核心目标。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