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汉三国篇》
《百家讲坛》2014年开始推出重磅力作《国史通鉴》,邀请著名学者方志远教授讲述从三皇五帝到溥仪退位的中国通史。本系列回溯三皇五帝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从西汉刘邦休养生息到明清时期的社会巨变,聚焦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和传奇人物。方志远教授撷取历史精彩片段,运用丰富史料重塑王朝更替的历史大格局,解读华夏民族形成的深刻历史渊源,同时结合对政治变革、经济进步、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和解析,以风趣、平实的语言,将千年历史娓娓道来,对英雄、枭雄如数家珍,让你在愉悦赏析的同时,感受中华文明。
749

嘉靖皇帝即位后,面临尊崇生父的政治难题。以首辅杨廷和为代表的旧臣要求其以弘治皇帝嗣子身份继位,称生父为“皇叔父”,以维护明朝皇统继承制度。十五岁的嘉靖皇帝坚决反对,坚持直接继位,引发首次政治博弈。
嘉靖继位后立即派员迎接生母蒋氏入京,并着手解决父亲兴献王的尊号问题。杨廷和援引汉宋先例,主张“继统兼继嗣”,要求嘉靖称弘治为皇考,生父为皇叔父。此举涉及明代宗法伦理文化,旨在延续弘治皇帝血脉,却忽视嘉靖的孝道伦理需求。
新科进士张璁上《辨礼疏》,以“尽大孝”为核心,驳斥杨廷和方案。他指出嘉靖属直接继位而非过继,强调圣母蒋氏即将入京的礼仪困境,将争议提升至皇室孝道伦理高度。这份谏言打破僵局,成为嘉靖朝大礼仪之争的关键转折。
张璁的介入暴露旧臣方案的逻辑漏洞,首辅杨廷和的政治立场遭遇挑战。四十七岁的张璁凭借对礼制的精深研究,将皇考尊号争议转化为维护皇帝孝道的大义之争,为孤立无援的嘉靖提供理论支持,标志着这场皇统继承与伦理文化的博弈进入新阶段。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