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百家讲坛》 20131212 司马光1 司马相公何许人

00:00
39:38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14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726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2147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司马光砸缸救人事迹

# 资治通鉴编撰背景

# 王安石变法争议焦点

# 保守派政治立场分析

# 苏轼评司马光政绩

# 史学两司马并称

# 北宋新旧党争始末

# 编年体史书典范

# 文正谥号历史意义

# 北宋理想主义政治家

司马光因“司马光砸缸救人事迹”自幼闻名,其人生贯穿北宋中期政治文化变迁。作为从政坛新星到宰相的官员,他主导编撰的《资治通鉴编撰背景》奠定了其与司马迁并称“史学两司马并称”的地位,这部《编年体史书典范》涵盖1363年历史,成为帝王治国参考的重要文献。
围绕“王安石变法争议焦点”,司马光被视为“保守派政治立场分析”的代表人物。讲座提出需重新审视其反对变法的深层原因,强调其并非单纯守旧,而是基于民生考量的政见分歧。苏轼评司马光政绩时,通过汴京民众夹道拥戴、病逝前仍忧国事等记载,塑造其“文正谥号历史意义”的清廉形象,反映其作为“北宋理想主义政治家”的特质。
讲座剖析“北宋新旧党争始末”,指出司马光与王安石虽政见对立,但均为理想主义者。两人执政理念的分歧标志着北宋政治从宽容转向专制,最终影响王朝命运。通过梳理史料多重视角,强调需超越脸谱化认知,结合时代背景全面理解司马光的政治选择与历史定位。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