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百家讲坛》 20131213 司马光第一部 从砸缸少年到政坛新星 2 虚虚实实司马家

00:00
39:42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14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726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2147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司马光家族崛起历程

# 宋朝科举制度变革

# 家族分工协作模式

# 西晋司马孚忠臣形象

# 五代衰乱时期政治动荡

# 司马池仕途进阶之路

# 宋朝寒门科举逆袭

# 涑水乡家族凝聚力

# 司马家族精神传承

# 宋朝士大夫家族建设

司马光家族通过三代人的努力,从五代时期的平民家庭逐步晋升为宋朝显赫家族。其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池均通过科举入仕,司马池更官至财政副使,为司马光奠定政治基础。宋朝科举制度的变革打破了出身决定论,为寒门学子提供了“宋式成功”路径,但高投入与高风险并存,需家族分工支持。
司马家族采取“家族分工协作模式”,由部分成员经营农业,支持其他子弟专注科举。家族成员如司马浩、司马宣等通过严格治家和兴修水利,维系家族凝聚力与地方影响力。这种涑水乡形成的协作传统,成为司马光“警枕苦读”精神的根源。
司马光追溯先祖至西晋司马孚,强调其“忠臣形象”与家族传承的忠诚品质。尽管历史真实性存疑,但司马孚作为精神符号,强化了家族对儒家道德标准的坚守。司马光编纂《司马温公书仪》,将家族规范制度化,体现宋朝士大夫对家族建设的重视。
五代衰乱时期,司马家族因政治动荡选择隐居避世,既符合儒家“邦无道则隐”的理念,也受限于军人政权对文官体系的压制。入宋后,家族凭借科举实现三代进阶,从县令到宰相,印证了宋朝“个人成就决定家族地位”的社会转型。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