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话《宋史》
分享我喜欢的《宋史》篇目,大体与苏轼有关
40

北宋礼官司马光在皇祐三年(1051年)任职太常礼院期间,面对宋代招魂葬争议。刘平之子刘庆孙申请为父亲举行招魂葬,意图巩固其北宋官方烈士认定地位。刘平在三川口宋军覆灭战役(1040年)中失踪,虽被朝廷追封为忠烈,但始终缺乏尸体验证,且存在宦官黄德和诬告其投敌的复杂背景。
宋夏战争期间,战俘石元孙归宋(1045年)事件直接动摇了刘平殉国的官方叙事。石元孙的存活证明宋军主将存在被俘可能,但宰相文彦博沉默与枢密使庞吉立场仍选择维护原有结论,避免承认官方错误。文彦博与庞吉曾主导刘平案审查,其历史包袱导致难以修正既定结论。
司马光基于礼法原则,认为太常礼院驳回申请是维护国家尊严的必要举措。他主张刘平实际已降敌,招魂葬将加剧朝廷信誉危机。此事件反映北宋文官集团在历史真相与政治利益间的矛盾,同时展现司马光独立于恩师庞吉的政治判断能力,标志其从依附父辈到形成独立政见的成长过程。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