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百家讲坛》 20140729 司马光(第二部) 2 谥号风波

00:00
39:25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14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726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2147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宋代谥号制度争议

# 宋仁宗违规追谥事件

# 夏竦文正谥号争议

# 司马光反对谥号决策

# 宋代宰相集体失声事件

# 宋代谥号审定程序

# 宋代台谏官弹劾制度

# 文正谥号评定标准

# 东宫旧臣特殊待遇

# 庆历新政后政坛变化

背景与事件起因
公元1051年,宋仁宗的启蒙老师夏竦去世,仁宗因深厚师生情谊,欲违反宋代谥号审定程序,直接赐予其最高荣誉“文正”谥号。这一决定引发宋代谥号制度争议,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太常礼院官员立即提出强烈反对,认为夏竦文正谥号争议源于其生前行为与“文正”标准严重不符。
反对理由与制度冲突
司马光反对谥号决策的核心依据有两点:其一,夏竦在宋夏战争中消极避战、治军腐败,且通过打压同僚谋取私利,品行与“文正谥号评定标准”相悖;其二,仁宗绕过吏部考功司、太常礼院等机构,破坏宋代谥号审定程序的程序正义,属于帝王私相授受。司马光连上奏状,直言仁宗为东宫旧臣特殊待遇而破坏制度,将导致社会道德标准崩塌。
朝堂权力格局失衡
事件中,本应主导政务的宰相群体集体失声,与台谏官弹劾制度的活跃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宋代宰相集体失声现象,可追溯至庆历新政后政坛变化。庆历新政失败后,台谏官势力膨胀,常以“风闻言事”弹劾重臣,导致宰相为避免政治风险而趋于保守。例如,文彦博曾因台谏官唐介指控其“结交贵妃”而罢相,凸显宰相群体的弱势地位。
事件结果与影响
在司马光等人持续谏言下,仁宗最终妥协,将夏竦谥号改为“文庄”。此事暴露了宋代皇权与制度间的矛盾,同时反映了台谏官群体在制约皇权、维护制度中的作用。谥号风波也成为宋代政治生态的缩影,为后续司马光的仕途发展及与宰相庞籍的关联埋下伏笔。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