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653

宋代杯酒释兵权事件的核心围绕宋太祖赵匡胤与谋臣赵普共同策划的解除禁军兵权行动展开。赵匡胤因担忧开国武将权力隐患,采纳赵普建议,以和平方式解除石守信、王审琦等将领的军职,避免重演五代时期皇权与兵权矛盾的政权更迭危机。
赵普谋略策划在此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他提出通过政治手段削弱禁军将领实权,而非效仿汉高祖刘邦诛杀功臣或唐太宗李世民的优容政策。赵匡胤在宴席中以“共享富贵”为名,暗示将领主动交权,最终以赐田宅、联姻等方式实现权力收归中央,史称“杯酒释兵权”。
事件真实性存在历史争议。早期史料如《丁晋公谈录》仅记载解除兵权,未提及宴饮细节;后世文献逐步加入宴席情节,引发学者对事件戏剧化加工的质疑。但结合宋代军事体制变革背景,该事件被视为解决皇权威胁的象征性举措,体现了宋代削弱藩镇割据隐患的政策导向。
赵普后续推动的军事改革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如拆分禁军指挥权、设立枢密院制度等。尽管杯酒释兵权被赞为“第三条道路”,但其间接导致宋代重文轻武倾向,埋下国防衰弱的隐患。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古代政权处理开国功臣问题的典型案例,兼具政治智慧与历史争议。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