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653

早年恩怨与权力纠葛
赵普早年辅佐赵匡胤策划陈桥兵变,助其黄袍加身,并通过杯酒释兵权稳固政权。然而,赵普与赵光义关系长期不睦,因杜太后遗命要求传位赵光义(金匮之盟),赵普成为监管赵光义的关键人物,引发后者叛逆心理。赵光义继位后,因皇位继承合法性受质疑,且面临北伐失败、赵德昭自杀、廷美继位威胁等五大困局,被迫启用赵普。
赵普复出与政治破局
赵普复出后,通过暗示金匮之盟存在,为太宗继位提供合法性依据。他提出“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支持嫡长子继位制,间接推动廷美案审理,并轻描淡写点破鲁多逊与廷美的关联,最终清除政敌。此举既解决太宗政治危机,也借机报复打压自己的旧敌鲁多逊。
晚年整顿与历史评价
赵普晚年再度被启用,整顿朝纲,清除“五鬼乱政”现象,保护忠臣曹彬,并劝谏太宗停止北伐,主张休养生息。其政治智慧虽令太宗忌惮,但最终获太宗高度评价,被视为“社稷之臣”。赵普去世后,太宗亲撰神道碑,称其“能断大事”,肯定其辅佐两代君王的功绩,尤其对其再造文官政府、维护政权稳定的贡献给予认可。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