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即可查看能否收听哦~
立即登录

20140117大宋谜案09北宋考场打假第一案

00:00
37:45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107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699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3557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北宋太祖赵匡胤

# 北宋主考官李芳

# 北宋科考舞弊案

# 北宋殿试制度起源

# 天子门生科举制度

# 翰林学士卢多逊

# 落第举子徐士廉

# 北宋登闻鼓告状

# 赵匡胤陈桥兵变

# 后周禅位诏书事件

# 北宋科举改革措施

# 主考官选拔责任

# 科举三级考试体系

# 李芳忠臣气节争议

# 翰林学士陶谷献策

# 北宋初期政治斗争

# 皇权掌控人才选拔

# 开宝六年科考事件

# 宋史研究会考据

# 李强富教授解读

北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宝六年(973年)接见新科进士时,发现两名考生“材质最陋,应对失次”,随即引发对北宋主考官李芳的质疑。落第举子徐士廉敲击北宋登闻鼓告状,指控李芳在北宋科考舞弊案中徇私。赵匡胤联合翰林学士卢多逊展开调查,最终废除原录取结果,亲自主持殿试并扩录考生至129人,奠定北宋殿试制度起源
案件存在多重疑点:被黜落的考生仅因外貌与应答不佳受罚,与主考官选拔责任无直接关联;徐士廉的告状被指可能涉及北宋初期政治斗争,卢多逊与李芳素有嫌隙,证词可信度存疑。重考结果显示原前十名进士均被保留,侧面反映李芳选拔未失公允。
追溯历史,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李芳作为后周旧臣拒绝效忠新朝,甚至拖延赴任以表气节,与赵匡胤长期存在矛盾。此次案件被解读为赵匡胤借机打击前朝势力,同时通过北宋科举改革措施皇权掌控人才选拔,确立科举三级考试体系,使进士成为天子门生科举制度的代表。
李芳虽蒙冤受贬,但其忠臣气节争议成为历史评价焦点。案件背后折射出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智慧,通过宋史研究会考据可知,此次事件不仅重塑科举制度,更削弱了主考官与门生的利益纽带,为宋代文官体系奠定基础。李强富教授解读认为,李芳的个人悲剧客观上推动了北宋殿试制度的规范化,成为皇权介入科举的关键转折。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