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风云唐太宗(上部)02 谁是帝王之镜

00:00
39:30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84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61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唐太宗执政思想

# 魏征直言进谏

# 以人为镜治国理念

# 儒家治国传统

# 贞观之治核心人物

# 房玄龄人才选拔

# 虞世南德行劝谏

# 王珪耿直谏言

# 以古为鉴政治智慧

# 修身治国儒家理念

唐太宗执政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镜治国理念。他提出“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将魏征视为最重要的“帝王之镜”。魏征直言进谏的精神成为贞观之治的典范,其两百余篇谏书与朝堂争议,促使唐太宗克制私欲、修正决策,体现了君臣共治的信任与担当。
儒家治国传统在唐太宗的施政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以古为鉴政治智慧,他推崇周文王、尧舜等二帝三王的黄金时代,强调修身治国儒家理念。孔子塑造的圣人政治传统被转化为“正君正国”的实践要求,主张君主需以德治国,通过修身实现天下安定,这与东汉后玄学清谈导致的道德崩坏形成鲜明对比。
贞观之治核心人物包括房玄龄、虞世南、王珪等。房玄龄人才选拔以宽平为原则,注重发掘贤能而不求全责备;虞世南德行劝谏以天象警示引导君主自省;王珪耿直谏言则直面君主私德问题,要求知行合一。这些大臣的品格与能力共同构建了唐太宗的“多面镜鉴”,推动其从军事统帅向文治君主的转型。
唐太宗的执政实践融合了以人为镜与以古为鉴的双重维度。他突破“官大学问大”的传统桎梏,将部下视为师友,通过益者三友的标准选拔正直、博学之臣。这种政治革新不仅重塑了君臣关系,也为儒家治国传统在唐代的复兴奠定了实践基础,最终成就了贞观之治的治理典范。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