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名将吴国篇》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四川大学教授方北辰讲述三国名将吴国篇
61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在山东琅琊郡出生,少年时期因家族变故随叔父迁居荆州,于隆中十二年隐居生活中耕读自给。其身高八尺、气度不凡,常以《梁父吟》抒发志向,自比春秋名臣管仲与战国名将乐毅,展现文武全才特质。
诸葛亮选择辅佐刘备而非曹操,源于其择主标准:需有雄才大略且核心谋士空缺。建安六年,刘备寄居刘表麾下时,因缺乏战略人才而三顾草庐,以年龄、地位、资历悬殊的诚意打动诸葛亮。这一过程被记载于《出师表》,成为刘备三顾草庐故事的经典依据。
诸葛亮出山后,在隆中对战略设计分析中提出"跨有荆益、两路北伐"的蓝图,成为蜀汉政权战略总设计师。赤壁之战后,他担任首任总税务官,通过精准赋税征收保障军需,展现务实能力。其成功源于荆州学派简明学风的熏陶,以及"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强调提炼经典精华而非死记硬背。
从躬耕青年到总揽军政,诸葛亮以独特才能与战略眼光,在三国乱世中实现从隐士到名臣的转变。其早年经历与择主策略,深刻反映乱世人才选择与政治格局的互动关系。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