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名将吴国篇》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四川大学教授方北辰讲述三国名将吴国篇
61

作为三国时期重要将领,关羽的真实历史形象与民间传说存在显著差异。根据《三国志》记载,关羽早期使用的武器更可能是矛而非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归属问题亦无明确史料佐证,考古发现的东汉骑兵佣手持长矛印证了这一观点。
建安五年斩杀颜良的战役中,关羽凭借突袭战术直取敌将首级,史书"策马刺良"的记载揭示了其使用矛类武器的作战特点。此役使关羽获得"万人敌"称号,成为后世武将勇武标杆。
建安二十四年的樊城围攻战展现了关羽的主帅才能,其利用汉江水位上涨实施水陆并进战术,成功俘获于禁、斩杀庞德。但战役后期因东吴偷袭导致荆州失守,历史研究表明主要责任应归咎于刘备用人不当与战略支援不足,而非传统认知的"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形象在死后八百年间经历神化过程,从战将演变为文化符号。历代统治者通过追封强化其忠义象征,民间信仰则融合历史原型与文学演绎,形成"历史关公"与"文化关公"的双重形象体系,这种形象嬗变深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英雄人物的塑造逻辑。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