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正说三国人物01刘备

00:00
38:59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107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699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3557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刘备仁义明君形象

# 三国志史学著作内容

# 裴松之增补三国志故事

# 三国演义文学创作手法

# 刘备枭雄智勇特质

# 桃园三结义民间传说

# 刘备三让徐州典故

# 白帝城托孤政治权谋

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通过分析《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差异,探讨刘备形象的演变。史料记载中,刘备以“枭雄智勇特质”著称,具备军事才能与刚烈性格,如鞭打督邮等事件。然而在《三国演义文学创作手法》中,其“勇猛一面被削弱”,忠厚仁义形象被强化,以突出核心人物特质。
桃园三结义民间传说源于《三国志》中“恩若兄弟”的记载,元代后因社会背景被赋予结拜形式,增强故事感染力。三让徐州典故在史实中体现刘备的政治谨慎,而文学改编则通过“陶谦临终托付”强化其“仁义明君形象”。
白帝城托孤政治权谋事件中,刘备“君可自取”的遗言引发后世对其忠厚与虚伪的争议。鲁迅评价其“似伪近虚”源于文学对“忠厚长者”的刻意塑造,但《三国志史学著作内容》显示刘备确有“以人为本”的仁政实践,如携民渡江的史实记载。
裴松之增补三国志故事为《三国演义》提供素材,罗贯中融合戏曲与评话元素,使刘备形象复杂化。周思源指出,刘备的多面性既源于历史真实,也受文学艺术加工影响,需结合史料与文本差异客观分析。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