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正说三国人物02曹操

00:00
38:52
主播信息
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

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
关注
孔庆东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953
孔庆东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两部内容:《孔庆东看武侠与金庸小说》、《鲁迅》
于赓哲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504
于赓哲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六部内容:《大唐巾帼传奇》、《大唐开国》、《大唐英雄传》、《狄仁杰真相》、《开元盛世》、《隋唐风云》
马未都系列合集丨百家讲坛
1610
马未都老师在《百家讲坛》的系列节目合集。合集共包含七部内容:《马未都说家具收藏》、《马未都说漆器收藏》、《马未都说陶瓷收藏》、《马未都说玉器收藏》、《说收藏之杂项篇》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曹操形象历史解读

# 奸雄品质与才能

# 三国演义人物刻画

# 挟天子战略意义

# 唯才是举用人策略

# 周思源教授评析

# 历史评价演变分析

# 尊刘贬曹文化心理

# 文学创作虚实结合

# 政治斗争军事谋略

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通过《正说三国人物》系列,以当代视角重新审视曹操的复杂形象。他指出,传统戏曲中曹操的“奸相”标签在20世纪后逐渐被多元化解读取代,但其奸雄品质与才能始终是争议焦点。结合《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对比,曹操少年时期的“任侠放荡”和成年后“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展现了其性格的立体性。
围绕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意义,周思源强调这一决策在东汉末年乱局中具有历史进步性,既巩固权力又推进统一进程。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文学创作虚实结合,既突出曹操的雄才大略,又刻画其奸诈多疑,形成豪杰之奸与小人奸诈的本质区别。
关于用人策略,曹操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打破门第限制,吸引徐晃等人才归附,奠定曹魏集团基础。周思源援引“许攸投曹”等案例,分析曹操在政治斗争军事谋略中的机变与权谋,认为其“奸”服务于“雄”,是乱世生存的必要手段。
从历史评价演变分析看,曹操形象随时代正统观念变化而波动。西晋尊曹、南宋尊刘的文化心理,至元明时期尊刘贬曹成为主流,反映民族心理对历史人物的重塑。郭沫若为曹操翻案,肯定其统一贡献,印证历史人物评价需基于时代需求与客观史实。
最终,《三国演义》通过平衡奸雄品质与才能的描写,塑造了曹操这一复杂而立体的经典形象。周思源提出,历史题材创作需把握真实与艺术的尺度,避免扭曲核心史实,方能准确传递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