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关成语:一字千金。
279

北京语言大学周思源教授通过史家视角剖析三国人物赵云,揭示其被塑造为完美武将的深层原因。赵云在《三国演义》中以儒将艺术典型形象出现,武艺超群且品德高尚,虽在街亭战役中因兵力悬殊受降级处分,但败仗降级事件不影响其整体完人形象,诸葛亮治军严明与赵云勇于担责的态度更凸显其人格魅力。
赵云忠肝义胆事迹在长坂坡救主情节中达到巅峰。史书记载其单骑救阿斗的细节,罗贯中通过曹操“活捉赵云”的军令合理化其突围逻辑,展现其智勇双全。赵云政治战略智慧在劝阻刘备伐吴时尤为突出,提出“国贼是曹操”的战略眼光,主张分清公私矛盾,体现超越普通武将的全局观。
赵云不与民争利品德体现在反对分封成都土地的政策谏言中,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治国理念。其谦虚谨慎性格与身先士卒精神在箕谷断后战役中展现,即便战败仍保全军队物资,拒领封赏以顾全大局。罗贯中通过对比关羽、张飞的性格缺陷,强化赵云作为兼具武德与政治智慧的完美武将形象,终其一生未犯原则性错误,成为三国人物中最受推崇的忠义典范。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